观点网 >

新闻头条 >

沪杭长三角 >

行业政策 >

正文

上海新政观察之:住房保有税进退之难
作者: 周静怡     时间: 2010-05-24 01:32:42    来源: [ 观点网 ]

上海市政府迟迟未出台楼市细则,或许也是想观察各地的地方细则是否严厉,与此同时,上海政府也在思考着如何减轻楼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压力。

  观点网 周静怡 随着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地方新政相继出台,四大一线城市中,仅剩上海的细则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而其中,有关上海住房保有税是否出台的观点却在无时无刻地衍生着新的传言。

  争议房产税

  上周末,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再次针对上海即将出台的房产税进行明确表态:“房产税至少三年内不会出台,在技术层面,城市不动产产权确认、不动产资产评估等基础性工作都还没有完善。”

  这是上海即将出台保有税传闻后的最新官员表态。在此之前,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处处长也回应媒体称,“税收立法权在中央,地方政府没有权力出台新税种。”同时,牛新文还表示,相关的“解释权也不归地方,对现有税种征收范围的重新解释,是中央的权力。”

  尽管这些说法似乎都言之凿凿,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不同的观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即表示,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有诸多积极作用,可以此遏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贾康认为,保有环节税的征收,将是对冲房价上升的有力力量,使得供需平衡更健康更理性。“今后的几十年,城镇化将持续高速发展,还要有5亿多人进入城市居住,尤其是一线城市。这种需求必然拉动房价上扬,并且这将是一个长期趋势。物业税只是税收的一个种类,不是万能的,并不会改变房价上扬的长期趋势。”

  在接受观点新媒体的访问中,贾康表示,从研究者的身份看,征保有税固然是势在必行,但实际操作的方案还是要靠相关执行部门的制定。

  对此,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有新的说法。其认为,有关地方政府无权出台新税种的问题其实可以规避。“经营性用房的界定,例如第二套、第三套住房定性为经营类用房,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

  而在税收的细则问题上,陆骑麟表示:“税收比例、征税人群都是要考虑的重点。普通大众全部征税还是只征收二三套房,此类如何界定的问题都需要斟酌。”陆骑麟表示,征税标准,起征点。老房子需要征税还是估价等多方面都要研究,他质疑征收成本是否太高。

  上海经济之困

  对于类似的争议,一位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的上海业内人士却一律抱着怀疑的态度。“细则未出,事实上什么都不知道,究竟保有税是好还是恶税,是否最后普通老百姓都要去交,是否变成和个人所得税一样全民征税,这些都没有定论。”普通百姓已经被房价压的很重了。如果买了房子以后又要再征税,负担又在增加。“该人士表示,细则出来之前,评价上海保有税的说法都不太妥当。

  但事实上,在争议之中的上海房产保有税是否出台可能已经让上海市政府左右为难。

  “从去年上海的GDP数据来看,增速并不高,这是一个上海不可回避的问题”,上述接受采访的上海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房地产投资如果再遭打压,上海实现经济转型是个大难题。”

  该人士认为,上海市政府迟迟未出台楼市细则,或许也是想观察各地的地方细则是否严厉,与此同时,上海政府也在思考着如何减轻楼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压力。

  数据显示,08年,上海GDP出现了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上海2009年年初制定的全市生产总值目标为增长9%左右,实际完成情况也低于目标0.8%。

  在此情况下,2009年上海房地产增加值达到1220.9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19%,为近年来最高。上海2009年GDP增长率为8.2%,而房地产增加值的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为39.4%。

  而地方约40%到60%的地方财政收入来自于房地产业,包括土地出让金和与房地产相关的税费收入。房地产的增加值事实上对上海GDP的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基于此,该人士认为本轮上海新政未必会如想象般严厉,而保有税作为杀手锏,更不太可能出现在细则里。

  “今年经济可能差一些。因此上海政府更要担忧。上海已经连续两年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这与上海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称的”,该业内人士表示。

  经济增长压力之下,上海新政迟迟未决,房产保有税恐怕是最让上海市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