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武瑾莹 天上人间的倒下让昔日的富豪覃辉再次一夜成名。
在同行眼里,覃辉长相英俊,善于交际,其商业头脑早在1986年读职高时即有展现。在早年的“倒爷”大军中,覃辉从广州向北京、东北倒卖衣服、手表、录像机、电视机等,后在武汉从事铁矿砂贸易。这期间,覃辉成立过一些小型贸易公司,但无一存活。
借壳:新世界中国回A
事实上,这位神秘富豪与房地产也渊源颇深,在其一心想打造传媒帝国的背后,新世界中国重组ST星美一案也活跃着其身影。
覃辉这个名字为地产界人士所熟识的原因是香港大鳄新世界集团有意通过借壳其手中的S*ST星美达到A股上市的目的。虽最后新世界中国的借壳以失败告终,但新世界发展郑裕彤的女婿杜惠恺却成为重组的新人选。
S*ST星美的公司全称是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覃辉“星美系”的重要资产之一。而从覃辉接手星美联合那天起,就一直在进行重组。
2005年,4月26日,覃辉涉嫌行贿被正式批捕一事,在政法系统内部公示。其旗下企业的负债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而星美联合的债务也达到了16亿元之多。
2005年底,为了解决资金上的压力,星美联合同时在资本运营上也在积极寻找出路,在纳斯达克副板OTCBB上市的美国星光传媒一度传出将成为星美的大股东。当时传出的消息是,美国星光传媒拟出资2亿美元收购星美关联公司SMI及卓京部分股权。
就在两个“星光”即将姻缘结成之时,却出了戏剧性的变故。
2005年4月12日,星光传媒宣称,以不低于2500万美元收购星美系公司SMI70%的股权,并分步取得整个星美系控制权。
但是,4月26日星美联合却发布澄清公告,一方面承认了在前段时间,SMI公司与美国星光传媒进行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的商谈,并就重组星美系签署过框架性协议;但另一方面却称,SMI公司在多轮磋商之后发现,与星光传媒的合作并不是很理想的方案。
因此,SMI已经向星光传媒发出正式书面文件,表示解除双方的合作,并且也通过口头方式通知星光传媒解除双方的合作意向。
实际上,在目前S*ST星美的债务构成中,虽然原股东卓京投资“为了给公司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而签订了《债务豁免协议》豁免星美所欠卓京投资近7000万元的债务,但卓京投资仍然拥有约其4.8亿元的债权,另有少数股东也拥有规模不大的债权。
S*ST星美的多数债权人为银行,新世界中国多次试图与这些债权人谈判,争取以债务重组的形式尽量减少债务包袱,但有消息表明,与新世界中国接触的银行债权人态度不一。
重组:覃辉整理星美资产
2007年12月12日,S*ST星美董事会发布更换改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在新增董事中,何家盛来自新世界地产,曾担任新世界高级财务及项目行政经理。改选后,何家盛同时担任S*ST星美财务总监。S*ST星美新任总裁潘立夫则是新世界地产上海公司负责人,任新世界地产上海区域总监。
2008年1月25日,香港新世界与新世界中国联合发布公告指出,公司现正跟一家股份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其股东和债权人商讨收购该深圳上市公司若干权益的事宜,但并未订立任何正式协议。
虽没有明确写出“该深圳上市公司”的名字,但业内人士认为就是星美。果然,1月28日,S*ST星美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部分主要股东已与新世界中国旗下的丰盛地产(上海)发展有限公司及相关联方就公司重组事宜形成了初步方案,该重组事项的前期审计、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2009年4月,S*ST星美发布公告表示:新世界中国房产有限公司正式退出资产重组,而公司拟更换重组方,引进杜惠恺先生控制下的公司进行重组。
但就在此情况下,星美的重组却再陷迷雾之中。5月6日,上海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网站正式发布了一则“香港新世界花园项目方案(调整)公告预公示”,将新世界花园现有两地块的用途“商业、办公、酒店”调整为“商业、办公、住宅”。此番因规划变更导致的资产估值变动,让丰盛控股借壳ST星美再存变数。
另一方面,在淡出公众视线长达五年后,曾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之称的覃辉却又重新回到了资本市场,其旗下的星美传媒集团的重组大计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星美传媒集团总裁胡宜东1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今年星美集团将对旗下业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将旗下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动作才刚刚开始。
覃辉持股59.41%的香港上市公司星美国际1月发布表示,公司向实际控制人覃辉发行本金额1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其中9900万港元的集资净额将全部为该公司未来投资提供资金及用作公司的营运资金。
覃辉的这次重整计划是否会影响到ST星美的重组目前尚未有定论,但ST星美重组已存变数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