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在房价疯涨压力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重申: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未来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做了上述一番表态。在物业税、房产保有税开征传闻的背景下,市场敏感的神经无疑被“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的声音拨动。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温总理这次表态谈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金融政策,一个是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实际上是运用税收政策抑制炒房。
赵晓介绍,现在没有说到物业税,不是物业税,就是包括征收炒房人的土地增值税、交易税,估计不太能超出这个范围。眼下政府的调控手段无非就是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再有就是保障性住房政策。
“温总理此次讲话实际上传达三个问题:首先是再一次表达国务院对抑制房价上涨的态度和决心;其次是看到下一步新一轮政策调控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有就是新一轮调控方向可能是金融政策。”赵晓如是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则向观点新媒体表示:“调控房地产手段包括土地、金融、税收以及规划这几方面,其中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就是税收政策,因为税收政策主要调整市场买卖关系,根据市场需要、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消费群体的要求和目的进行倾向性的不同调整。”
王珏林认为,温总理此次提出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的要求,可以理解为,税收政策应当支持保障性、自住性、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消费群体,而且抑制和限制多套房、大面积、高档房消费。
“这属于国家税务部门研究出台,和物业税没有任何关系。物业税是一种完整的税种,而这个是用于解决当前市场存在问题,属于政策调整,马上见效,把市场稳定下来。”王珏林提醒:“国务院此次的表态与以往相比是一致的,是再次强调,没有什么新东西。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新做了部署,估计国11条以来,税务部门一直在研究,此次提出将加快推出的速度。”
王珏林补充称,实际上政策完善和配套落实包括三个方面,一看是不是有相关政策;二看政策执行是否到位;三是市场供应量是否满足需求。如果市场短缺,调控政策再好再到位,效果还是出不来。
此外,上海国民住房和公积金研究中心副主任丛诚告诉观点新媒体:“我认为,‘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并没有明确税种的形式,只是指出要达到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的目的,而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的含义意味着鼓励自住和改善型购房、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就目前报道的有关物业税、房产税、保有税、特别房产消费税等,客观上都有增加住房持有成本的效果。”
丛诚强调:“不能把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加快物业税的出台。除了前述四个正在研究的发挥类似物业税功能的税种以外,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的税种,还包括调整现有的契税、营业税、转让所得税等。我认为,由于现在几个地方提出了不同的物业税方案,各个方案各有优劣,并非都是完美的方案,国务院办公会议目前还难以决策采取哪一种方案,但借助税收杠杆,对住房需求进行调控,是政策一致的目标,所以常务会议才比较笼统地如此表述。”
丛诚表示,国务院此次表态传达的信号有几个。包括目前的契税、营业税、所得税等政策,尚未有效起到引导合理住房消费、抑制购房投资投机的目的;物业税方案各方意见不一,赞同者和反对者意见相互僵持,必须进一步研究;投资投机性购房依然占据购房需求比重相对较大,必需继续寻求重税加以控制;国务院赞同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由于市场住房供不应求,调控的思路重在增加供给,控制需求;当前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实现年初制定的全年通胀3%以内的目标非常困难,各界对房价上涨预期依然较强;国务院尚未意识到从土地转让、商品房开发、预售等根本性的制度上综合解决房价问题,换句话说,目前的思路仍然是“治标”而“不治本”,这是令人失望的。
丛诚最后强调指出:“国务院对房地产的双重态度明显,既想控制房价,抑制投资投机,又不想伤及合理住房消费,防止影响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用。我个人预期,在二季度可能会出台强化转让所得税、营业税的政策。至于物业税或其变种,不会很快出来。”
此外,地产专家谢逸枫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认为:“国务院重申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并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其他税率的提高,并非意味着物业税的出台有了眉目。但是也有可能会出新的房产税,例如房产保有税,不过不会是物业税。政府有可能希望通过税收杠杆的调整方式,达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另外,如果今年4月房价继续上涨,出新政策的预期会加大。”
“住房消费的税收包括很多方面,未必指的是物业税,即使是物业税,其实已经研究很多年了,现在的提法也无非是加快研究,至于何时出来,也没有确定的时间表。”地产人士李杰向观点新媒体分析指出,中国的政策和提法多,真正执行的少,而且抑制房价很容易,把钱袋子收紧,收缩流动性就行了,但国家似乎不愿意这样做,真正贴近民生的政策还是很少的,似乎现在的提法是要增加税收而不是抑制房价。
全经联副秘书长陈宝存亦表示,研究制定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物业税或者保有环节的税收出台还需要时日成熟,不可能迅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