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访谈 >

京津环渤海 >

行业政策 >

正文

物业税观察 北京:可能引发楼市新一轮观望
作者: 陈小丽     时间: 2010-04-13 16:39:12    来源: [ 观点网 ]

编者按:针对“物业税”这一话题,观点新媒体选取传闻将试点开征物业税的京、沪、深、渝四个城市中的业内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进行了专访。本文为系列报道第三篇。

物业税目前来讲根本就不具备征收的基础,实际上国外的物业税跟国内的物业税完全是两回事。

  观点网 陈小丽 最近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又悄然沉寂的“物业税”再度成为房地产市场关注的焦点,坊间有消息称,物业税开征方案已通过建设部的审批,而且通过财政部和国务院的可能性非常大。消息还透露称,物业税发起地点为重庆,试点地区目前定在京、沪、深、渝,物业税将按照买房时合同价打七折后再按1.2%至1.5%征收。

  据悉,在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地税局负责人透露,北京最早明年底开征物业税。会议上还传出,从征收角度看,物业税是由现有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合并而来,物业税税率不会超过1%。

  京城是政策的聚合地和传声筒,针对物业税这一热议话题,观点新媒体对北京全经联副秘书长陈宝存进行了专访。

  以下是观点新媒体对北京全经联副秘书长陈宝存的专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近期市场风传建设部审批通过物业税开征方案,您怎么评价?

  陈宝存:现在控制房价的调控确实已经失败,应该说没有更好的条件去抑制这个房价。如果真的说对高端项目征收特别消费税的话,这还存在一定的道理。如果普通住宅征收特别消费税,这个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只能使得老百姓购房成本增加,现在有很多的政策都在违反市场规律的方向去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当然要说对高端住宅征收特别消费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观点新媒体:传言试点将放在“京沪深渝”,理由主要是房价过快上涨,您认为这种概率有多大?

  陈宝存:现在说的还是两回事,一个特别消费税跟物业税不是一回事,现在没有明确的消息,到底会往哪方面征。

  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势头一直是目标,“两会”之后,市场走向证明这个目标现在已经失败了,只好出更强有力的政策。但是只针对一线城市的市场,我觉得拿出物业税方案的话,也不会很好,现在思维太乱,完全推行的话,也就是税务局得利,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我认为,真正的投资者根本就不在意出的这些政策。因为只有市场供需矛盾失衡失衡的时候,人们才会投资,否则的话,会离开这个行业不投资房地产。但是目前供应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是不可更改的。

  观点新媒体:现在大家讨论的热点就是关于物业税会不会开展,什么时候开展会比较适合?

  陈宝存:我觉得开这个可能性极大,“两会”之后,政府确实手里握着很多调控市场的政策,但是说实在话,我觉得物业税目前来讲根本就不具备征收的基础。如果市场合适的话,可能就不照着这个方向去走,但是目前应该说失败了,房价没有抑制住,反而助推了房价的暴涨。抑制了半天,效果没有。所以这种过度调控的政策,不会起任何好作用。

  我觉得物业税目前来讲根本就不具备征收的基础,实际上国外的物业税跟国内的物业税完全是两回事。眼前的情况是没有设法去疏导,而是一直采用的是“堵”。政策就是加一个堤坝,漫过去了再加一个堤坝,还漫过去了,最后冲毁了大坝,现在针对楼市不会有什么特别好的效果。

  观点新媒体:假设开征的话,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会带来一些什么影响?

  陈宝存: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观望,但是这种观望只能说是把整个需求抑制了,然后把房地产投资抑制住了,就会出现08年的情况,但不会那么严重。因为大家经历了08年之后,就不会那么傻了,该买的还会买,不会像08年那样,出现那么巨大的观望态势,首先将会影响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投资步伐,不会有什么好作用。

  观点新媒体:就是您认为物业税的出台会影响到开发商开发的进度?

  陈宝存:对,如果市场观望的话,开发商跑得比谁都快,像个兔子似的。这种局面肯定会出现,开发商还是要慎重的。

  观点新媒体:物业税一下子又被大家提起来,您觉得主要出于哪些方面的原因?

  陈宝存:主要是“两会”之后,市场现在又起来了。从去年年底开始观望,观望到现在,结果大家一看也没有什么效果。没有什么效果,那赶紧买房,这种抢购造成了房价的暴涨。所以现在必须有更严厉的措施去调控房价的涨幅,但我觉得还是调控不了。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