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掘金老挝

  从罂粟到胶林

  从老挝最北部省会琅南塔向西直行,不出一小时,便可在四周山头上,看到大片大片排列整齐、与原始森林截然不同的三叶橡胶种植基地。由此北望,覆盖了三个县超过4万亩面积的胶林,便是中国企业家李兴国在老挝的全部家业。

  2004年9月,有8年橡胶种植经验的李兴国从国内买了12吨橡胶籽,分3处在老挝建立橡胶苗圃地,其中建在琅南塔省勐新县的苗圃地育有100亩、64万株橡胶。有了这一大片苗圃,他很快赢得了老挝北部官员和群众的信任。之后,他立即抛出全部家当,转让国内胶林,独家承担了南连县全县合作种植橡胶的权限,并筹集资金注册公司,与老挝25个村寨签订合作协议和组织上千户农户开垦梯田。

  李兴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2005年中国批准云南实施境外罂粟替代种植政策以来,“走出去”的云南企业共完成替代种植101.2万亩。截至2007年,仅云南一个省份,已有100多家企业到缅北、老北开展境外替代种植工作,累计投资逾7亿元。

  2004年,时任中国副总理的吴仪来到老挝,和老挝北部五省签订了500万亩橡胶替代种植的协议。500万亩橡胶按亩产150公斤计算,每年产值可达150亿元人民币。北部五省总人口不到80万,如果按外企和老挝五五分成来算,人均收入可达近万元人民币。

  随后老挝政府出台了《老挝国2001年-2005年禁种毒品计划》,全面加大禁毒力度,并先后与中、缅、泰各国分别签署了替代发展的经济合作协议。这些协议在开启老挝引进外资大门的同时,更成就了替代种植“见风长”的燎原之势。

  和很多在老挝北部经营替代种植的中国企业一样,最令李兴国头疼的问题,莫过于老挝山村的农民还没有习惯从普通农民到农场工人的角色转换。更为糟糕的是,中国老板不能从国内拉来雇工,否则就是违约。李兴国购买了摄像机、发电机、电视机,拍摄了云南种植天然橡胶的专题片,请人做翻译,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在南连县逐村播放。每天用一辆加长大货车,把村民拉到80公里外的南塔县曼哈了村,参观当地种植的开割胶林,让该村村长介绍橡胶的亩产、收入,并传授橡胶栽培知识。

  老挝人的传统砍刀只有一掌长,砍树割胶费力,效率很低。李兴国从国内买了5000把锄头、2000把砍刀,分发到每家每户。与此同时,他把41名中国技术员分派到各村,手把手辅导村民开垦梯田。

  原先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现在必须8点准时起床,8点半按时上班干活。原本想种地时种地,不想种地便就地一躺,似乎从不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每个月都有工分和任务,完成了,有自己以前没见过的工资奖金拿,完不成,就得开始仔细斟酌自己的口粮问题———“慵懒”的老挝人似乎正不自觉地变得“勤快”起来。

  开矿换发展

  在老挝经商十年的中国企业家张先生,现今在沙湾拿吉省承建政府工程,虽然没有染指采矿业,但却对老挝的矿业现状及政策相当了解,因为这个老挝经济增长最快、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正成为各国投资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而热门话题中的最新热点是:在去年年中,泛澳洲资源公司位于万象以北的铜金矿场已经投产,并预计从今年开始每年将开采5.2万吨铜、1450公斤黄金和13500公斤白银,每年将为该公司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收益。而该公司的另一座矿山将于明年投产,目标产量为每年3000多公斤黄金。这一连串的数字会让每一个企业家垂涎三尺。

  老挝金矿开采时间久远,20世纪80年代以前,就有民间开采,在老挝山区和湄公河及支流有金沙的地段可以见到散见于山河间的淘金点或采挖点。80年代以后政府的专门机构控制开采权,但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许多金矿资源被迫闲置。2003年,老挝政府将在沙湾拿吉等地三大已探明金矿区中三分之二区域的开采经营权,划给部队开发经营,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无法开采经营。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有开采权但无能力开采的状况,逼迫老挝政府寻求外援。

  于是,老挝政府颁布了《矿业法》、《矿产投资标准条例》和《老挝鼓励外国投资法》及相关政策,逐步规范矿业管理体制,使矿业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此后老挝矿业突飞猛进,拿2004年与2006年相比,矿业部门的项目就由58个增加到了118个,其中外资项目由27个增加到33个。

  各国企业家都嗅到了商机,不仅越南、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企业都对老挝矿产非常重视,中国也加入了“掘金”行列。2005年初,云南铜业集团在老挝有8个铜矿的探矿权和1个锑矿的开采权。2006年8月中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取得老挝华潘省88平方公里铜矿的探矿权。重庆市地勘局下属的107地质队注册成立“老挝-重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拿到了老挝64平方公里土地的金矿开发权。据老挝地矿局报告,截至2006年8月23日,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勘探开发的各类矿业项目已达47个,约占整个老挝矿业项目开发的34%.

  百年坚守:寮纸和织锦

  老挝几乎没有重工业,轻工业也很少,90%以上的生活制成品和生产资料需要进口。只有那些流传了数百年的手工业仍在坚守着,比如寮纸、织棉和丝质披布。

  出了琅勃拉邦城,约2公里外的BanPhanNong村寨,200多户可谓家家有织机,Lan的家是村里最大的作坊:13个女工,13台织机。一名17岁的女孩说,她在这里学了一年多了,现在,她已经能织出七彩的织锦。

  作坊的院子下面是平台,平台下边的碗口粗的竹子旁,是一个个大大的陶缸。那是染料:花梨木树皮水染出来的是紫色、玫瑰花水染出来的是黄色、竹子水染出来的是绿色……而这些颜色再混合调配,就可以幻化出千万种不同的颜色。一块简单的织锦,一个工人要织3-5天,而最复杂的,需要一个月。

  这里的女孩儿还会制作寮纸。

  寮纸的制作方式与中国宣纸接近,也是选用质地细密的树皮为原料。经过石灰水浸泡、漂白和捶打,使它变成柔韧洁白的纸浆。

  那名17岁的女孩舀了一勺纸浆放在水中的筛子里,飞快地搅,等到筛子上的纸浆厚薄均匀时,她从身旁就近摘了几朵月季花,细细撕下花瓣,一片一片放在水面,再翘着兰花指一下一下轻轻将它击沉到水底。下一张,是菊花,再下一张,她摘了几片蕨叶。要放青翠的竹叶还是绚烂的花瓣,全看女孩儿当时的心境。

  基本工序完成了,就拿出去晾晒,等纸张干燥之后就行了。这样一张半米长的寮纸,可以卖5000老币,折合4元人民币左右。而运到万象的工艺品店里,就涨到了35000老币。

  “这是我的家族生意。”Lan说,做了30年织锦和寮纸的她,在4年前开了作坊招了工人,现在每年都有两三万美金的收入。尽管今年游客少了,但是Lan的生意已经做到了万象和美国,通过中间商,美丽的织锦可以向更远地方的人们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章

·掘金老挝 09/04/21

·瑞士名表300年生死记 09/04/20

·“广州第一坑”融资20亿 太古内地首借款 09/04/20

·创兴置业澄清控制人问儿子提前接班报道 09/04/20

·莱茵置业:因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 09/04/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