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筹谋“债转股” 境外债二次重组猜想

观点网

2025-04-15 23:20

  • 在此之前,融创中国已成为行业内最早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流程的大型房企。

    观点网 4月15日,据市场消息显示,融创中国正与主要债权人探讨将所有离岸债券转为股本的方案。

    回溯至1月10日,融创中国公告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对公司提出的清盘呈请。

    在3月24日的高等法院聆讯中,法院颁令将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4月28日。

    融创中国亦于3月24日公告称,寻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宣布已开展境外债务重组工作,并已委聘华利安诺基(中国)有限公司以及盛德律师事务所分别担任公司境外债务重组的财务顾问及法律顾问,以协助公司制定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方案来解决公司当前境外债务风险。

    不同以往常见的可供选择重组方案,消息称融创中国第二轮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为100%债转股。

    若该计划得以实施,融创中国将成为首家将所有美元债券转换为股票的大型开发商。

    事实上,在此之前,融创中国已成为行业内最早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流程的大型房企。

    2023年11月20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宣布境外债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并于当日生效,长达18个月的首次境外债务重组落下帷幕。

    彼时,融创中国首次境外债重组主要有四个方案,包括发行57.05亿美元的新票据;发行27.5亿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发行1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以及部分债权转换为14.7%融创服务的股份,该将兑付约7.75亿美元的债券。

    最终完成重组金额涉及本金约90.4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及其他境外工具或债务,以及应计未付及违约利息等费用。

    回顾其重组历程,2022年3月,先是两笔债务展期及延期支付,又于两个月后构成4亿美元债实质性违约,融创中国由此开始化债之路。

    但收效甚微,不得不开始进行全面债务重组。

    2023年3月份,融创中国首次披露了境外债重组方案,并于2023年6月中旬对方案进行调整后,逐渐获得认可,化债脚步不断加快。

    至2023年年中,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获约87%债权人支持,并于2023年9月中旬最终获得高票通过。据悉,彼时共有2019名债权人投票,债权人数通过率为99.75%,债务总额通过率为98.3%。

    至2023年11月20日,首次境外债务重组终于尘埃落定。然而,时隔3年,融创中国似乎又回到历史轨迹上。

    从DM查债通披露的数据来看,融创中国目前存续境外债券共有24只,存续余额为74.45亿美元。其中,2025年9月30日到期的债券共有3笔,均为融创中国2023年发行,彼时用于置换原债券从而实现债务展期,目前该债务余额为15.6675亿美元。

    漫漫化债长路上,融创中国的现金储备远远不及借贷款额。

    3月28日,融创中国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末借贷总额为2596.7亿元,流动和非流动借贷分别为1860.9亿元和735.8亿元,现金余额(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197.5亿元;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约1058.0亿元,而本金约645.7亿元的借贷可能被要求提前还款。

    融创中国亦同步表示,争取在下一个阶段彻底化解境外债务风险。

    对于此次传出的境外债二次重组——将所有离岸债券转为公司股本的方案,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无疑能够极大地缓解融创中国的资金压力。

    对债权人来说,则需要考虑股票未来是否增值、投资是否收益等情况。据悉,在首次债务重组时,就有境外债权人担心债转股最后将股权摊薄太多,影响公司经营。

    此外,在债转股方面,回看融创中国首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强制债转股选项,彼时发行的27.5亿美元强制可转债,期限为5年,不计利息,转股价为第一次转股每股6港元,其他转股则为递交通知首日前90个交易日的交易量加权平均价(最低转换价格为4港元)。

    而在今年刚刚完成的境内债二次重组方案中,债权人兑付为每人民币100元债券对于融创中国股票的数量约为13.5股,相当于转股价约为7.4港元/股。

    至于投资人是否同意境外债二次重组的债转股方案,并且对于债转股的价格是否能满意,仍需等待具体的重组方案公布方见分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林钟纯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

    港股

    股债权

    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