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观察 | 深业物业“撑起”深圳控股?

观点网

2025-04-02 17:30

  • 物业板块是深圳控股财报中的“唯一”亮色,但被视作物管行业上市种子选手之一的深业物业,至今仍未取得想要的结果。

    观点网 3月28日,深圳控股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深圳控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5.7亿港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毛利44.4亿港元,相较上一年度51.1亿港元,下降幅度为13.14%;毛利率从32.28%下降到28.52%;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从2.61亿扩大到18.23亿港元。

    若剔除集团所属投资物业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净影响、存货计提减值、联合营公司业绩及拨备的影响,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53亿港元。

    深圳控股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由于毛利率下降、存货计提减值及联营公司亏损等因素,经营业绩出现下滑。

    销售变局

    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一波过山车后,深圳控股营业收入在2024年出现了止跌企稳的趋势。但是具体到各业务收入增长情况上,却出现了不同的趋势。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从27.94亿港元上升17.8%至32.89亿港元,在总收入的占比从17.6%增加到21.1%。除此以外,物业发展、物业投资、产业园区、其他业务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主要收入来源物业开发收入从95.85亿港元下降4.7%到91.33亿港元,收入占比从60.6%略微下降到58.7%。

    根据公告披露的销售数据,2024年结转物业销售面积约4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2.6%;结转销售收入约8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7%。结转销售收入中,广深项目占比为35.2%。

    2024年,深圳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69.7亿元人民币,同比降36.2%,合同销售面积60.3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售价28,120元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占合同销售金额的75%,住宅类产品占比82%。

    深圳地区在销售中占比最高,2023年,深圳控股深圳区域销售金额为199.5亿元,占比75%,其中,云海湾花园单盘销售额133亿元,成为全国销售冠军。

    2024年,深圳区域销售金额下降到101.8亿元,占比相应减少到60%。重点项目包括:深业上城学府销售金额25.5亿元,上林苑公寓销售金额为3.2亿元,深业颐樾府22.2亿元,深业泰瑞府14.4亿元,车公庙项目9.88亿元。

    云海湾花园仅贡献了2.34亿元,可以看出,2023年深圳地区销售增长依赖单盘(云海湾花园)拉动,而2024年缺乏同等体量项目。

    受房地产销售疲软影响,深圳控股在2024年收缩了投资规模,在土储拓展和项目开发上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策略,聚焦存量去化(2024年可售货值超300亿元),减少新项目资金占用。

    新开工面积28.3万平方米,比2023年(45.4万平方米)下降37.7%?。同时,综合体与商业占比增加,中山湾中新城二期以商业配套为主,反映“地产+运营”战略转型。

    2024年无新增工业用地项目,逐步转向轻资产运营,与2023年马鞍山深马产业园等项目形成对比。

    地区分布方面,大湾区核心城市(中山、深圳)及长三角省会(南京、长沙)成为新开工主力,退出三四线低效市场。其中,大湾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从66%上升到70%。

    城市更新方面,2023年重点推进的车公庙、八卦岭等项目进入开发阶段,2024年新增城市更新项目减少。

    总土地储备面积从674万平方米下降到622.1万平方米,下降幅度7.7%。新增土储面积从45.4万平方米减少到28.3万平方米,降幅37.7%。

    亏损分析

    毛利率下降(从32.28%下降到28.52%),存货集体减值增加,工资性物业公允价值减少,联合营公司业绩亏损及投资拨备大幅提高,多种因素导致深圳控股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从2.61亿元扩大到18.23亿元。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经营亏损11.35亿港元,特别是针对路劲基建及深劲的投资减值11.71亿港元,合计影响税前利润23.06亿港元,占全年税前亏损(8.22亿港元)的280%?,是集团亏损的主因。

    此外,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销售价格下跌、去化周期延长影响,深圳控股2024年存货减值金额为3.07亿港元?,较2023年的0.73亿港元显著增加。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28亿港元公告中,管理层指出,核心城市(如深圳)写字楼市场供需失衡,空置率上升、租金承压,导致投资物业估值下调。

    值得关注的是,期末受限现金占比高达?51.0%(2023年为23.5%),受限制现金及银行存款60.1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7.86亿港元。

    造成一个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提供抵押,涉及深圳核心物业(如深业上城),需保留部分现金作为偿债准备金;深圳车公庙等旧改项目,需按政府要求留存保证金;为买家按揭贷款担保,2024年担保规模130.7亿港元。

    物业管理方面,2024年全年实现32.9亿港元收入,较上一年增长17.8%。合同签约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在管面积9669万平方米,第三方项目占比80.3%。同时,业态逐渐多元化,非住宅业态(商业、公建等)占比提升至69.9%,推动了收入结构优化。

    得益于成本管控及规模化效应,物管业务盈利从2.12亿元增加到2.94元,增速38.7%显著高于整体收入增速17.8%。

    同时,深圳控股通过拓展城市服务(如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管养)、商业运营等高毛利项目,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城市服务上,2024年7月1日,深圳控股正式接管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管养服务,首次将城市服务延伸至香港腹地,累计服务超7500万人次。

    商业运营方面,深业上城全年销售额超60亿元,客流量突破4600完人次,双指标同比2023年均出现双位数增长,并推动深圳首个市内免税店落址深业上城。

    物业板块是深圳控股财报中的“唯一”亮色,但被视作物管行业上市种子选手之一的深业物业,至今仍未取得想要的结果。

    2024年10月17日,深圳控股全资子公司深业物业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张志建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

    港股

    业绩

    深圳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