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CVC的布局中,与地方的有效结合是至关重要的。从ESG的视角出发,要实现落地化,必须找到一个有力的抓手,并集中力量在某一特定区域。因此,在规划这一领域的布局时,我们着重思考如何与地方进行有机融合。这个地方可以是中国或外国,可以是中央与地方的结合,也可以是某一特定区域。
本文为朱峰先生在2024观点ESG圆桌上发表的演讲
朱峰(保利资本董事总经理):大家好,我是保利资本朱峰,现在负责保利资本股权投资业务,很高兴在观点的支持下,有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保利资本作为产业CVC,是怎么在ESG领域进行选择布局,以及保利资本所有的投资策略。
先介绍一下保利资本。保利资本是依托于中国保利集团和保利发展的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基于保利集团大型平台央企的资源,以及保利发展的产业资源,我们算是一个针对地产行业的CVC。我们最开始进行投资梳理的时候,是希望从地产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在过去,我们累计的管理规模大概超过600亿,其中有一部分是股权投资,另外一部分是与地产相关的投资。其中股权投资的管理规模大概是100来亿,累计投资的PE项目超过80个。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资源禀赋能够进行产业投资?一方面是在过往的投资中,很重要的一块是结合地产的发展阶段,在地产的建造周期中,我们进行地产产业链上游的布局。同时从2020、2021年开始,地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我们认为在这里面有很多的产业链下游和消费的机会,我们在竣工周期里头也布局了很多家居、家具、家用清洁、家用电器、家用环境的改造,这都是我们在地产大周期中进行的,不论是上游的集采、科技,以及下游的家居和消费。
2021年开始我们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当时在想,下一步要怎么探索。其实从2021年开始我们就进行了新能源领域和双碳领域的布局,再扩充一点就是在ESG领域里头,作为一个拥有央企平台型资源的CVC,我们要怎么进行投资。
在向上延伸的时候,我们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品的集合,涵盖了从上游产品研发到具体方案设计,再到生产、施工、后期运维等各个环节。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与业主进行顺利的交付,以及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都被纳入地产的产业链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我们拥有这方面资源的时候,自然会思考怎么把地产的资源禀赋带到新能源领域里面。我们发现新能源和地产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上游都有很多制造业企业,地产制造业企业是高耗能、高碳排、高消纳的,也涉及到产品、施工、运维、EPC、建造等等,到最后就是收电费,本质上,收取电费与收取物业费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资源禀赋复制到新能源的产业链里。在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也希望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融入到整个产业链中。
以上是我们从地产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做的考虑。那么我们怎么做双碳方向,或者ESG这个方向里的选择?
我们关注的第一点是在地产产业链里面,首先是产业链上游的科技类投资,很多地产科技、建筑科技、建造科技我们都在进行布局,不论它是大数据形态,SaaS形态还是BIM等等,都是与地产场景结合的,这是符合智慧建造端的布局。另外在建筑的环境里面,灯光、展示等等,都是未来很大的智能化的场景,这里面我们也会进行布局。另外就是室内的消费场景,桌椅板凳、木门、瓷砖、锁具、家具、家装等等,我们都希望在这个场景里面赋能给我们的业主和客户。所以在地产这个领域,我们认为智慧和家居都是我们涵盖的投资方向。在双碳结合的时候,我们发现绿色、低碳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上游供应链的企业是高耗能、高碳排、高消纳的,他们也有很多上游企业,我们在这里面无论是和供应链企业结合,还是和建筑体系结合,都有很大的机会,我们将建筑产业的资源赋带到新能源产业,打造智慧园区、产业链链主的形态,这是我们在持续思考的。
在这个节点里面,我们作为产业链的CVC,很重要的节点是找到一个抓手,我们与一般的财务投资人不一样,在当下的节点我们希望能给企业进行赋能。这里面包括几个维度,第一是地产环节我们有开发、建造、运营,这些方面的抓手就是保利资本的母公司,比如保利发展,我们从集团的层面,能够与集团主业和上市公司结合形成抓手。第二就是在室内环境,我们与物业、酒店、公寓结合,这些都是我们的抓手。在绿色低碳新能源领域,在2021年我们利用在管的一只基金孵化了一家企业叫保碧新能源,希望以此为突破口,保利发展也非常关注ESG的形态,保碧新能源也承接了一块ESG的突破,这也是我们作为绿色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口,结合新能源赛道进行布局。
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怎么布局?作为一个产业CVC,我们最重要的布局方式就是结合地方。刚才提到的是我们协同产业,作为产业CVC,最重要的就是产业方面,我们拥有地产开发、地产运营、新能源,保碧新能源正从分布式光伏开发企业发展成为虚拟电厂的聚合商,未来还将成为园区、物业、社区的综合能源管理商,真正实现ESG的落地与布局。我们希望后续的投资能够协同自身拥有的产业资源,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地方能够深耕。我从2013年开始做投资,现在已经做了十来年,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VC、PE更关心的还是在北上广深的创业者,它能做全国甚至全球的生意。但是现在从ESG的角度要落地,它一定要有一个抓手,一定要落在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做领域布局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与地方结合,这个地方可以是中外的地方,可以是央地的结合,也可以落地到某一个地方甚至某一个区。这里面我们合作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设立基金,可以配合当地做招商引资,也可以将我们自己投资的企业进行出海,也可以设立区域的公司,配套形成产业的集群,相信我们在跟地方结合的时候,在深耕的时候,能有众多的抓手和合作的方式,能够满足地方的诉求。最终我们希望能够真正赋能企业,这里面的企业一方面是我们高度合作的上市公司,我们去投资,甚至对上市公司的业务施加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些结合点赋能给我们的被投企业,这些被投企业可能就是一些新能源领域的企业。
最后讲一下我们的思考。刚才提到我们选择加入低碳,做低碳产业园区,深耕产业、协同地方、赋能企业。如果以终为始来看,这是我们将来最终的布局,在这个节点我们怎么做?核心与地产一样,新能源投资或者布局的策略,我们仍旧会从核心的资产出发。这个核心的资产一方面就是地产的资源,它上游是供应链,本身地产的建筑、地产的园区,甚至一些社区都是我们可以作为抓手的地产资源,另外一块就是保碧新能源,这也是我们探索新能源领域的抓手,保碧新能源除了我们作为发起股东、创始人股东进行孵化,后续还有蔚来、小鹏、固德威等等投资人,他们都在从产业端的角度部署分布式光伏,或者是作为最终的综合能源管理商的形态。我们以保碧新能源为抓手,以这个核心资产出发,寻找高度业务协同的标的,最终希望形成光储充、源网荷储充一体化,为中国的电力市场改造做一些贡献。
从布局的角度,以资产为轴,延伸出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以核心资产出发布局资产端。我们认为未来大家的投资就是寻求稳定性的资产,这些资产有很多的改造空间,布局光伏、储能、充电桩,从新能源的角度赋能绿色地产,最终形成一些落地的运营,实现双碳的目标。另外一个方向我们会向上寻求供应链,举个例子,我们的抓手企业作为分布式光伏运维商,向上有EPC企业、组件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甚至有原材料的机会,最终我们希望能与产业链的合作方在我们布局的生态圈向上突破。很多企业在地方上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脱离原有的投资思维,到这些地方才能寻找到这些企业。2023年上半年我们投资了一家在山东小城市的企业,它做上游核心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给到新能源的大厂,能够有很高的收益和净利润。这类企业都是未来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这些机会藏在地方、藏在水下。通过布局这些项目,最终赋能我们在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
综上所述,我们的核心策略在于新型不动产领域,特别是在ESG方面。我们以保碧新能源等企业作为核心资产,向上寻找优质的原材料和核心辅材,以及上游供应链的技术和工艺,以期形成良好的投资回报。此外,我们也看到了下游的一些机会。未来许多产业将在地方上落地,这需要数据化、集成化、标准化的支持,同时在后期维护中也需要自动化。这是我们的投资思路,我们希望依托于大型平台型央企和地产产业资源,将我们在地产产业的布局、思考和资源禀赋带入新能源领域,践行央企的责任,为中国ESG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撰文:朱峰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