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香港) 敦促香港上市公司加快提升ESG策略部署和报告合规水平

观点网

2023-09-22 12:33

  • 香港上市公司的ESG报告验证比率仍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该行敦促企业加强其ESG 报告的独立验证,因为更高比例的上市公司的ESG报告被独立验证,能够带来众多好处。

    观点香港网讯:9月22日,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连续第12年发布《香港企业管治调查报告》。202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93%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在其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内采取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TCFD)建议一致的汇报方式;然而,目前已披露的 ESG 报告与港交所提出的强制性气候相关披露规定之间仍存在差距,而该等规定最早可能将于2024年1 月生效。

    港交所提出的气候相关披露规定是建基于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颁 布的气候准则,而该准则是根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TCFD)的建议 修订。最新披露要求包括量化气候风险和机遇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以及披露公司在所从事行业的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间接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所涵盖的排放量。

    于2022年,有82%的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已说明所识别的短期、中期及长期 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较2021年增加了9个百分点。然而,只有少数公司在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时量化对其财务的影响,例如披露报告期内因各项已识别的气候相关 风险及机遇而产生的实质支出。

    报告显示,2022年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中作出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披露的比率相对较低,只有69%。按行业类别分析,能源业和原材料业的披露比率均达到100%, 而电讯业(33%)和信息科技业(50%)的披露比率则较低,这或可归因于公司难以从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中获取可靠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的数据。

    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副管理合伙人夏其才认为,香港交易所应就即将修订的披露规定发布一份详尽的执行指南,并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因为这些企业通常缺乏遵守新披露要求所需的资源。ESG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其难度,该行认为企业投资于新兴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不仅能够减少在 ESG 披露上所需的精力,还可以大幅提高 ESG 报告的透明度和问责水平,同时也能够优化能源和排放的管理,帮助减少碳足迹。

    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的独立验证有助降低企业「漂绿」的风险和防止企业丑闻发生 重要性评估界定出对企业最为重要的社会、环境和管治议题。平衡的重要性评估可帮 助公司制订策略方针应对其在环境、社会及管治的影响,以及创造长期价值。于2022 年,有99%的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披露了重要性评估,阐述其识别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的程序及准则,较2021年的93%增加了6个百分点。

    此外,于2022年,有97%的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披露了重要性矩阵,较2021 年77%的披露比率,有20个百分点的明显增幅。所有行业的披露比率皆维持在100%或提升至90%以上。例如,信息科技业的披露比率由2021年的64%上升26个百分点至2022 年的90%,而金融业、能源业及公用事业等的披露比率在2022年亦有类似增长。重要 性矩阵的披露比率整体增加,显示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更加注重理解及管理其环境、社会及管治的风险及机遇,并让持份者知悉相关工作的进展,从而更有系统地及以更为透明的方式处理重大事宜。

    调查报告亦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将环境相关论题视为重要 议题,反映出这些公司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相关问题对其业务营运和业绩的长远影响。 同时,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在雇用独立验证服务提升ESG报告信息的可信度 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于2022年,有53%的大型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公司聘请了第 三方对其ESG报告进行独立验证,较2021年的34%增加了19个百分点。

    夏其才总结,香港上市公司的ESG报告验证比率仍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该行敦促企业加强其ESG报告的独立验证,因为更高比例的上市公司的ESG报告被独立验 证,能够带来众多好处,例如可尽量减少作虚假宣称的漂绿行为,有助企业降低风险 和防止丑闻的发生。全球为应对环境变化而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市场的投资偏好和对 环境可持续性的期望也发生了整体变化。在未来,与气候相关的重大议题将对企业的 策略和决策将有更加深远的影响。该行敦促香港上市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加快提升ESG策略部署和报告合规的水平,以保持领先地位。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ESG

    香港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