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富雪道 | 从巨星传奇到风华秋实 一位顶流的资本坎途有多长?

观点网

2022-10-16 23:30

  • 以“鹿晗”“周杰伦”“王一博”为代表的三家公司,在上市这条坎途,似乎都一头撞上了相同的难题。

    观点网 四次港交所递表无果后,风华秋实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进攻。

    10月12日,据香港交易所披露,音乐服务商风华秋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同人融资为其独家保荐人。

    “2010年的春天,几位从80年代中国摇滚乐诞生开始就一直在其中摸爬滚打的资深音乐人一如往常地聚在一起,谈及中国摇滚乐这20余年的兴衰变革,老摇滚人李辉满腔热血地提到要把摇滚乐重新带回音乐舞台的核心,大家一拍即合,一个一时的想法,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专注于摇滚乐的360度音乐公司的诞生。”

    就在风华秋实第五次更新招股书前不久,有着“周杰伦概念股”之称的巨星传奇,也在月初第三次向香港资本市场继续冲锋。

    而在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巨星传奇曾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表,最终均失效。

    除此之外,类似对单一个体“深度绑定”和依赖的同类型公司,还有乐华娱乐。

    该公司8年内三次冲击IPO都以失败结尾,最近一次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原定在9月7日登陆港交所,但在招股途中突然宣布暂停IPO计划。

    以“鹿晗”“周杰伦”“王一博”为代表的三家公司,在上市这条坎途,似乎都一头撞上了相同的难题。

    摇滚基因

    时代风华成立是在2010年,如今的主席兼执行董事之一李辉,和他当时的业务伙伴共同创办了北京风华。

    2010年8月27日,“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13组乐队,近百人的演出阵容,聚集了当时中国摇滚乐几乎所有代表人物。

    一连两地,北京、上海,“怒放”获得了包括黑豹乐队、崔健、张楚、何勇、汪峰、许巍、郑钧、朴树、唐朝乐队、信、齐秦、黄家强及罗大佑等不同年代摇滚艺人的倾情演出。以华语摇滚乐坛20年来史无前例的大集结,从北到南点燃摇滚热潮。

    公开资料显示,最终“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北京站和上海站分别创下4.6万人和3.1万人的纪录,风华秋实也借此在业内闯出名声。

    尽管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人演唱会形式,可在活动的主创成员们看来,这也并非一场“拼盘演出”。首首经典的演出曲目,或许更像是年代下的摇滚之夜。

    “因为所有的人当时去看过‘8.27’的人,我相信在那个时间,他肯定被带回了他当时的那种情境当中,不管是上大学也好,还是在他刚刚步入社会的那个阶段,他一定会被带入到那个情景当中。因为我确实在现场当中看到很多人会哭,真是泪流满面。”

    活动结束后的一场采访中,李辉曾透露,体育场可以进48000人,但是似乎那天进了46000多人,“我们实际上没卖那么多票,我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进去的。”

    借着这场声势,一方面风华秋实打出名声,另一方面也唤起大众对摇滚乐的关注。自2011年起,风华秋实开始建立自有音乐库,并将重心投放在音乐版权发展。

    2011年,风华秋实与汪峰正式签约,开创了国内演出公司向上游行业唱片制作领域的先河,并为其发行个人专辑《生无所求》。双方合作的四年时间里,汪峰发行了两张专辑、举办了50场巡演,并成为第一个在鸟巢开演唱会的内地歌手。

    2012年,风华秋实又再结缘国内知名摇滚乐队黑豹,并与之订立独家合约,主办《此间的少年》、《树与花》及《怒放》等多场演唱会,建立原创的演出品牌《树与花》。2013年,为汪峰、黑豹发布专辑《生来彷徨》《我们是谁》。

    直至2014年,上海风华成立,北京风华的业务其后也转让予上海风华。2015年,风华秋实与归国的鹿晗签约,在当时还无人预料到这一决定的影响。

    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互补业务模式,并建立起品牌“风华秋实”,主要将重心投放在授出音乐版权及录制业务,以及演唱会主办和制作与艺人管理之间的相互促进。风华秋实认为,这些业务分部将相互支持,也相信同步经营相辅相成的业务能够创造协同效益。

    至目前,风华秋实的音乐库由2018年12月31日的332件音乐作品持续增长至829件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曲风,包括摇滚、流行、流行摇滚、民谣等,包括其制作及/或购买的著名专辑和歌曲和风华秋实所主办的演唱会影片。

    于2010年至2021年,风华秋实主办、制作、参与中国90多位艺人领衔的190多场演唱会,所主办演唱会的影片也扩大了音乐库。

    多年来,除了“怒放”摇滚音乐节外,风华秋实也在中国主办及制作许多著名演唱会活动,观众总数超过25万人。此外,也为第三方主办的演唱会及活动提供制作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的制作费用。

    自2010年展开艺人管理业务以来,风华秋实曾管理16名音乐艺人。当中,黑豹乐队被誉为“中国摇滚音乐的旗帜”。2021年,乐队主音张淇参加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黑豹乐队亦于2021年的第十五届音乐盛典咪咕汇获颁年度最佳乐队。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风华秋实已成为中国的显著音乐娱乐集团,运行三个独立及自我强化的分部组成的相互补充的业务模式,同时允许业务分部互为补充及互相强化。

    按授出音乐版权及录制产生的收益计算,风华秋实2021年在中国400多间音乐唱片公司中排名第15位,占有约0.6%的市场份额。在该等音乐唱片公司中有50%以上为以中国为基地的公司,在该等总部位于中国的200多间音乐唱片公司中,其排名第4,占有约1.5%的市场份额。

    上市阻力

    相关消息显示,早于2016年,风华秋实就已在为上市做准备。

    当年12月,三七互娱以1.2亿元战略投资风华秋实,占20%股权,彼时风华秋实的估值大约为61亿人民币。

    但首次递表时间已经是2021年1月,此后招股失效,又于2021年9月、2021年11月、2022年4月以及最新的2022年10月,五次冲击香港资本市场。

    与“筹备期”的不慌不忙相比,一次次失利之后,风华秋实都选择在第一时间再次递交招股文件,一心等待最后结果。

    数据表明,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公众在娱乐及文化活动上的消费日增。城镇居民在娱乐及文化活动方面的人均支出由2016年约1506.6元增加至2019年的2042元。

    尽管人均支出在2020年减少至1471.4元,但结合未来经济形势,预计文娱方面的人均支出将在未来五年内延续增长趋势。中国娱乐消费的上升趋势,为音乐娱乐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市场空间仍有作为,但于风华秋实而言,还有部分自身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相对关键的可能是稀释对单一主体的依赖。

    2018年至2021年,风华秋实录得收益分别为1亿元、0.56亿元、0.71亿元、0.82亿元,期内溢利分别为1863万元、1881.8万元、4271.7万元、3325.1万元;2022年前6个月收益为0.42亿元,期内溢利83.3万元。

    毛利率方面,2018年至2021年分别为51.5%、82.2%、80.7%、83.0%。但在纯利率方面,过去四年分别为18.5%、33.8%、60.5%、40.6%,今年上半年该项数据则骤跌至2%,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减少十余个百分点至42.2%。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鹿晗与韩国经纪公司解约后回国,与风华秋实签约,并于2019年续签,合约期为5年,如今俨然成为风华秋实最具吸金实力的头号招牌。

    2015年起,风华秋实先后为鹿晗发布首张个人专辑《Reloaded》,主办巡回演唱会《Reloaded》并发布了迷你专辑《Xperience》,发布专辑《XXVII+》《XXVII》并主办了巡回演唱会《RE:X》,发布专辑《π-volume.1》和《π-volume.2》《π-volume.3》、《π-volume.4》及《敏感(L.H.xZ.Tao)》《π》等。

    2018年,鹿晗一己之力创造收入7090万元,为风华秋实贡献七成营收。2018年至2021年,鹿晗在各时期直接应占收益金额分别为7009万、1420万、1500万、760万元,分别占总收益约70.9%、25.5%、21.2%、9.3%。

    应占收益虽有减少,但不可忽略的是,过去几年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演唱会收入大幅减少。以2022年6个月数据为例,演唱会及制作、艺人管理收益为1.7%、3.2%,授出音乐版权及录制收益占比高达95.1%。而以鹿晗的知名度,势必在演唱会方面更具吸金实力。

    此外,2018财年、2019财年、2020财年、2021财年及2022年六个月,风华秋实主要客户X,占总收益约26.2%、78.6%、68.1%、38.1%及4.9%,而客户X日后仍可能在收益中占据较高比例。

    招股书称,客户X是一家母公司在纽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的集团公司,是领先中国的线上音乐及音响娱乐平台营运商,占2021年中国音乐版权行业音乐版权总支出的一半以上。

    对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客户X指的正是腾讯音乐。

    风华秋实认为,其业务模式为可持续,与客户X的业务关系性质在音乐娱乐行业(尤其是在中国的授出音乐版权市场)属常见及普遍,同时公司没有过度倚赖客户X。

    风华秋实进一步表示,随着公司音乐库的多样化和音乐制作项目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扩展客户基础,来减少在授出音乐版权和音乐录制分部对客户X的依赖。

    殊途同归?

    风华秋实创始人李辉曾表示:“谁不想听好听的音乐呢?虽然每一代人有不同的喜好,但是音乐最深层的内在与美感是不会改变的。美好的音乐就是风华秋实的灵魂。”

    而上市这条路,更像是让这家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的解药。

    面对连连降低的营收,通过上市吸收更多社会资本,改善财务状况,打通资金通道,也进而在新的一代人中提升品牌知名度,创造更多可能,大概是风华秋实目前最迫切的。

    然而资本市场的门槛似乎有所提升。据统计,截至6月20日,共有22家企业在港上市,首发募资总额为145亿港元,2021年同期增加34家,首发募资总额为2065亿港元,数量同比减少12家,新股上市量骤降超30%,创9年来新低。

    就在风华秋实更新招股书前不久,有着“周杰伦概念股”之称的巨星传奇也在月初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

    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巨星传奇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表,最终均失效。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更加年轻,却与周杰伦绑定,有着“周杰伦概念股”之称。

    2017年,巨星传奇主要以周杰伦为中心,提供IP创造及营运业务,参与策划了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地表最强》的其中25个城市的演唱会。

    虽然最初是以运营周杰伦IP赚得第一桶金,但如今,巨星传奇已摇身一变成为新零售企业,最大收入来源是魔胴咖啡。

    以至于在招股书中,巨星传奇急忙“撇清关系”:“周杰伦的明星IP效应并非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唯一因素”,“与周杰伦先生及其相关IP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业务收入贡献于2021年逐步减少。”

    招股书显示,2020年下半年、2021年整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大幅减少使用周杰伦相关IP对其业务赋能。除去部分魔胴咖啡的包装上持续使用周同学商标外,并未再使用周杰伦相关IP开展与《周游记1》媲美的活动或节目,来赋能其魔胴咖啡。

    然而,减少周杰伦依赖后,2021年巨星传奇的收入同比下降20.13%,毛利同比下降2.58%;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4.7%,毛利同比下降27.45%。

    据巨星传奇招股书,于2019年及2020年,其大部分专有明星IP均围绕在华语社区享誉20多年的超级巨星周杰伦为中心。

    透过该等合作,杰威尔音乐、Archstone与之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巨星传奇则帮助巩固周杰伦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而以周杰伦为中心的独有的明星IP透过产生宣传效应推广巨星传奇产品为其新零售业务赋能。

    甚至于在竞争优势中,巨星传奇毫不掩饰地特别提出:“具有数十年相关行业经验且有远见的管理层及来自周杰伦的持续支持。”

    于是相应的,“我们依赖于与周杰伦先生等明星在新零售及IP创造及营运业务方面的合作,消费者对该等明星的好感度或曝光率产生的任何负面影响均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类似对单一个体“深度绑定”和依赖的同类型公司,还有乐华娱乐。

    内地知名艺人管理公司乐华娱乐的上市之路同样坎坷,8年内三次冲击IPO,但都以失败结尾。最近一次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在8月7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后,原本定在9月7日登陆港交所的乐华娱乐宣布决定延迟全球发售,暂缓港股IPO计划。

    9月2日晚间,乐华娱乐发布公告称:“鉴于现行市况,经征询联席全球协调人后,本公司已决定全球发售将会延迟,且将不会根据招股章程进行。”

    对于突然搁置的上市计划,有知情人士称,经纪公司风险高,监管预期不明朗,市场反应不积极,是重要原因。

    相对于风华秋实、巨星传奇,乐华娱乐的依赖之源则是王一博,尽管还有范丞丞、吴宣仪、孟美岐、程潇等众多流量明星,但由于营收结构单一,仍高度依赖头部艺人的B端营销收入。

    据招股书,2019至2021年,乐华娱乐营业收入分别为6.31亿元、9.22亿元及1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2.92亿元和3.3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7.6%。王一博应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6.8%、36.7%及49.5%,2022年前四个月,王一博创收2.01亿元,占乐华娱乐总收入的56.8%。

    某种程度上,上市也是一条捷径。

    相比于稀释对单一主体的依赖,以年为计算培养起下一个“鹿晗”“周杰伦”“王一博”,上市是对自身“动刀子”最少的解决方案。

    但显然资本市场也会有着同样考量,概念股如水中月、镜中花,以过硬的实质性作品可能更好说话,更易赢得话语权。

    造富雪道 | 人生就像滚雪球,只要找到湿雪和一条很长的坡道,雪球就会愈滚愈大。

    撰文:潘玲宣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商业

    港股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