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潜在的消费市场成为关注的焦点,房企、物企以及电商等纷纷涌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独特的运营模式抢占市场份额。
在这一年里,面对商业未来的机会,并购与调整不断涌现,创新与合作依旧盛行,谁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中把握商机,成为这片红海的领跑者,谁又在不断耕耘中成为备受众人赞许的行业标杆?
多元创新与未来,一切的未知与激动,属于商业地产界翘首以顾的荣耀。11月2日,“表现力指数·2021年度商业地产表现”研究成果在2021观点商业年会现场隆重发布。
以下为表现力指数·2021年度社区商业运营商表现研究成果名单:
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常消费场所转向社区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等,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新消费趋势。
在当前促进内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社区商业凭借便利性、产品业态的多样性,有效满足“最后一公里”消费需求,成为了商业市场下一阶段的蓝海。
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利好政策让社区商业成为关注的焦点,房企、物企以及电商等纷纷涌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独特的运营模式抢占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衍生出社区医疗、社区养老保健等新需求,这将成为未来社区商业的新发力方向。
社区商业蓝海市场庞大,创新发展提速
市场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超过1220亿元,增长率达到28.4%。
社区商业发展迅猛,但依旧处于未饱和状态。数据显示,中国社区商业占据社会商业总支出比例不到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社区商业未来依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及空间。
从政策风向上看,社区商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未来将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房企多产品线运营路径探索
在 2012 年关于房产开发的 39 号文件中,国务院明确要求房产开发企业在开发住宅项目上需要有 10% 的配套。基于这一文件的规划要求,近年来房企在社区商业开发和运营的增量大幅上涨。
为了发挥商业的集群效益,提升社区物业价值,大部分房企逐渐走向了租赁和自持的社区商业道路。万科在社区商业模式的选择较为灵活,销售、租赁以及持有自营三者并用。目前,万科打造出 5 条社区商业产品线。
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线下+线上社区新零售场景构筑
随着消费人群和消费习惯逐渐趋于稳定,电商的获客成本增加,纯电商模式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越来越多的电商在线下寻求突破,打出新零售的概念,在社区商业领域拓展新的流量入口。
以朴朴超市为例,采取纯线上运营+前置仓的配送模式,通过在社区附近开设前置仓,每个前置仓可以覆盖周边1.5公里的配送范围,确保30分钟内送货上门。。数据显示,朴朴超市生鲜前置仓2020年营收已接近百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50%。
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社区商业供应链闭环打造
电商布局社区新零售的成功,给物业管理企业挖掘社区商业的潜在盈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据观点指数统计,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上市物业管理企业例如碧桂园服务、绿城服务、世茂服务以及金科服务等都成立了社区零售品牌,并根据业主需求,推出了生鲜、果蔬等刚性产品以及酒类、月饼等爆款类、时令性消费品。
除了发展社区零售之外,物业管理企业还根据社区住户群体的定位,提供房地产经纪、家装服务、社区保险、社区传媒等一站式、多层次的社区生活服务。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着手打造社区商业供应链闭环,这将与其他社区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传播社区商业平台和产品服务,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社区传播实力。
社区养老业态缺口与未来发展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97%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仅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社区是承载养老需求的主要场所,而社区商业也将成为居家社区养老的重要基础。因此,完善社区养老业态的规划和构建,探求社区商业和养老需求融合的“商养结合”模式,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未来社区商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居家社区养老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配置老年商业服务设施,如老年商场、老年餐厅、老年大学、老年护理院、老年娱乐中心等,形成以“养老”为中心的社区商业圈。
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审校:欧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