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媒体报道 >
博鳌房地产论坛 >
>
正文
博鳌观点之任志强:高房价和开发商没什么关系
时间: 2014-08-21 08:50:24    来源: [ 搜狐焦点网 ]

  201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今日(8月7日)正式开幕,百名开发商、开业内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国内外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而在众多开发商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的发言。

  有任志强的地方,就有精彩观点碰撞,就有犀利楼市批判。这一次,任大炮也没让人们失望。在多种城镇化及全国楼市的数据展示中,任志强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行,以及政府高价卖地,他认为所有非市场化的楼市调控手段,都无法对房价起到下降作用。

  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国城镇化进程

  在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表示,截止到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还要大力发展。任志强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是阻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如果充分市场化,中国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将会加快。

  中国人传统观念的主导下,农民们大多会在家乡中买下一套或多套宅基地盖楼。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乡镇民众,尤其是农民,往一二线大城市迁移、居住。但因为户籍门槛过高,他们通常难以落户大城市。

  而户口难以迁移至大城市,让农民们时刻担心被大城市“赶出来”。如此,不少民众即使在城镇中购买了商品房,也还会在家中自留至少一套宅基地,以备后患。城镇化的推行,意味着宅基地将不复存在,而如何安置处理好这大批量的宅基地,将是一大难题。

  千万人口城市增加 楼市未进入下行通道

  目前,全球共有28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其中中国占据6个。而此前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千万级人口城市将增加到8个。而这些千万级人口城市,让任志强相信,中国楼市并不会进入下行通道。

  虽然国内有不少城市圈形成或正在形成,以此寄望在加强城市之间合作的同时,也能减少大城市人口密度。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出,让天津以及河北的发展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更被国内外看好。但任志强却指出,京津冀一体化在人口方面,未必会达到最初设想的效果。

  以1950年东京发展为例,当时该地人口以及超过1000万。为降低人口密度,日本政府大力修建高铁,联通东京与大阪等其他城市,希望借助便捷的交通,转移部分人口到大阪及东京附近的城市中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是,高铁为大阪人们带来了便利,更多的大阪本土市民,迁徙到东京生活。东京的城市人口也由1000多万,逐渐扩大为如今的3800万。

  同理,任志强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不会让北京的人口迁移到天津河北,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这在国内其他地方也如此,人们更愿意从二三线城市迁移到一线城市,从小城市迁移到大城市,而造成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数量逐渐增长,500万人口级别的城市会更多。

  在此基础下,大城市的购房需求也随之增加,推动着楼市的发展。如此,“房地产市场会变成下行通道吗”,任志强摇头,“我不认为。”

  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冲击楼市 降房价只能靠市场化手段

  任志强展示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是10亿平方米,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占7.9亿,占总比例71%。但随后便进入下滑通道,2013年,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中,开发商占比约为70%,任志强预计今年将会下跌到65%。

  伴随着开发商开发占的下降,全国整体的新增商品房面积,却在逐年上升。任志强称,这是因为大量保障性住房的推出,让非房地产开发商建造的房子数量增加。今年房地产市场的整体需求并没有减少,相反是在持续性地增长。但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销售额下跌6.7%。需求增加,销售反而减少,任志强认为这正是保障性住房大量入市对楼市冲击的体现。

  保障房之外,棚户改造的实行也为市场带来不小的影响。8月4日,国务院宣布2014年中国至少要完成70万户棚户区的改造。这470万户棚改,加上保障房,一起投入市场,将远远超过过去楼市每年竣工700万套的数量。

  在有经济增长底线的情况下,房地产的发展一定不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任志强表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房地产市场在逐步走回头路。只要是非市场化的调控手段,不管你用它解决房价或其他问题,任志强认为最终都是错的。

  而他最害怕的一种情况,是市场化逐步从市场中退出,这是最危险的一种情况。任志强主张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房价问题,例如通过降低地价,拉低开发成本。但同时他也尖锐地指出,政府在出让土地的时候,并没有想过降低地价,以及各方面的税费,换言之,政府并没有想让房价降下去。“所以房价这么高,和开发商没什么关系”,任志强甚至表示,“我个人觉得这10年来倒腾来倒腾去,全都是政府的错”。



(审校:刘满桃)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