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枫:今天我主要是研判一下市场走势和基金的对策。研判市场走势是比较难的,但是作为基金,我们应该做一个研判。我们是实战派,我们不一定有严密的逻辑,我们只是市场感觉多一点,然后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个用于决策的结论性意见。
首先分享一下我们看这个问题的思考方法,我认为现在的认识有两种误区,一种是单纯就市场规律来研判房地产。单纯从市场规律来研判,从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等等可能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崩溃论、崩盘论,因为中国的市场不但特殊,而且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另外一个特殊就是努力地预测下一步会出哪些具体政策,我认为这也是误区。执政者要出什么具体政策,我们是猜不透,测不准的,无从下手,很迷盲。我们认为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供求关系仍然是基础,但是我们又充分重视政策的因素。另外,市场因素和政府的因素,我觉得不能割裂开来考虑,要合并起来考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判。接下来我们怎么来研判?我觉得可以把握政策的目标导向,主管部门出来各种各样的政策,或者可能还会出更多的政策,无从猜测,但是它出政策的目标是很明确的,这个目标也将是市场和政策共同演绎的结果。我们有了这个目标,坚持目标导向,我们心中有数,也不必过于在意具体是哪项政策,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一种心得。
我们对地产走势的认识,第一个结论,我们认为在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来看是窄幅的被动,缓慢的上升。所谓长周期,我们认为起码是以10年为单位的周期,我们认为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是地产的黄金10年,有很多因素促成这一轮的大牛市。其中有几个原因,比如说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这是基本面的原因,还有城市化向纵深推进,货币环境比较宽松,还有投资渠道不畅,投资性的购买需求比较旺盛。这些过去第一个强周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在未来几个长周期里头,并没有颠覆性的改变,程度上的改变是有的,但是没有方向性的逆转,没有颠覆性的改变。所以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现在还不是一个大的拐点。当然,对于拐点也有多种解读,如果说认为拐点是从持续快速上涨的趋势,变成温和的上涨,或者说是比较平衡的走势,如果这也是一个拐点的话,当然我们可以说在前两三年我们已经迎来了这样的拐点。但是它并不是从上涨到下跌的长期拐点。
第二个,我们认为目前的存量比较大,目前是处于去化的周期,价格有一定的压力。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观点,有人说现在调控政策正在逐步退出,我觉得主管部门并不认为政策一定要退出,可能目前不需要很严厉的政策,所以可以采取比较中性的政策,但如果说房地产又是大起大落的话,政策一样又可以重新归位,所以我认为政策从方向上可上可下,可以推动它上,也可以推动它下,力度可大可小。它的政策目标是房价能够比较平稳,房地产投资也能够比较平稳。经过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尤其是政策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房地产的长周期是窄福波动,缓慢上升的走势。我们对中长期走势的看法是谨慎的、有信心的,是可为的。以2011年为界,我们认为房地产成为一个常态化的行业。所谓常态化,就不再是暴利,不再是普涨,不再是单边快速上升的长期走势。有了这个新常态以后,我觉得业界应该调整心态,迎接这个新常态。如果说认为这个只能快速上涨才是正常的,涨得慢或者不涨就是不正常的,恐怕这个不合时宜。目前的新常态,供求渐趋平稳,调控政策区域中心。
第三,目前再谈谈短期的情况,我们认为从目前开始在不超过两年以内,是一个弱的周期。目前主要的格局是去化,价格走弱是有目共睹的。到底做到哪里去,做多长时间?我们认为价格下降的幅度是有限的,还是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我们基于对过去几个短周期的观察,我们认为本次弱周期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两年,也就是明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应该会走入下一个强周期。我刚才讲用政府的心态来适应新常态,既然是一个长周期,是这么一个新常态,有起有落就是正常的。去年强,今年弱,明年还弱,但是可能后年又走强,这就是新常态的应有之意,所以新常态就是有涨有跌,涨跌基本平衡。弱周期的价格波动比较小,但是我们认为去化的速度减慢的比较快,也就是说房企会面临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的压力会有很多影响,也带来很多机会。
第四,在弱周期里头,分化是很大的分化。通过产业来看地产,我们在投资的时候,第一个纬度就看区域,我们看区域的产业活力,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围绕产业来布局。有两个点是我们的投资重点,一个是围绕一线城市的挤出效应。一线城市高度密集之后,它会挤出一些购买力,挤出一些财富到周边,我们在环首都经济圈,以及在广州、深圳周边布局了很多项目,尤其是在北京周边有很多项目,这一年来我们也收获不少。还有一个是甄别局部市场供需关系和特定物业类型的供需关系。认真分析一个城市,当然它的产业不能太弱,它的产业比较强,城市不太大的情况下,认真分析一下它过去几年的工地情况,把握它的微妙的平衡关系,找出我们的投资机会,这两点是我们选择区域的要点。对开发商我们也有选择,因为开发商有一个分化,我们避免和弱的合作,选择强的。他的融资能力、产品线和执行力,这三个纬度是我们鉴别和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的纬度。
最后我分享一下弱周期,投资基金有什么机会。第一,弱周期是投资的窗口期,如果弱周期不会太弱,也不会太久,弱的时候就是一个投资的时候,而不是相反的。第二,布局强势区域,分享成长红利。因为区域分化加剧,一定会有好的地方,我们选择好的地方来发展自己。第三,扶强汰弱,推动整合,寻找伙伴,共同成长。我们把我们和交易对手的关系定义为成长伙伴的关系,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推动若干家企业更快成长。第四,在流动性风险中把握并购大机遇。我们公司在8月底就会推出第一款并购基金,并购的标的是深圳的一个物业,我们希望在下半年能够推出两款并购基金,今明两年并购的盛宴,我愿意跟更多的朋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