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深振业绝对控股权 国资委整合信号与平台权衡
时间: 2014-07-03 02:18:01    来源: [ 观点网 ]

若从深圳国资委的角度出发,其旗下地产公司的整合不论是在运营还是政策方面,都确实有现实的需要。

  观点网 由于大股东深圳国资委的增持,让这个一贯低调的老牌国企深振业重新成为市场的焦点。

  7月2日晚间,深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国资委一致行动人远致投资于6月26日至2日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349.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该次增持后,深圳市国资委及远致投资合计持有深振业股份4.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

  同时,深圳市国资委及远致投资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含此次已增持股份在内)。

  另外据了解,公司第二大股东宝能系通过多家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为15%。

  对于早前的深振业,增持一词颇为敏感。彼时,国资委与二股东宝能系的股权之争令人浮想联翩。而如今,更让人关注的无疑是深圳国资委整合地产业务进程。

  对于深振业今后是否将成为深圳国资委整合地产业务的A股上市平台,深振业董秘彭庆伟跟观点新媒体坦言,“大股东的举措,实在不好揣测”。

  不过,从近日国泰君安研究报告中发现深振业对于国资委的重要性。报告显示,“目前深圳国资委旗下地产业务散落纷繁,未来若要做大做强,必然要资源整合,而在深圳国资委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地产公司中,深振业无论是品牌、规模,还是业绩都排名靠前。”

  增持动机

  关于深圳国资委此次增持,华泰证券分析师曹光亮对观点新媒体表示,“目前国资委还没有实现对深振业的实质性控股,股权要达到35%以后才会对重大事项拥有否决权,所以类此的增持还会继续。”

  对此,有熟悉深振业的分析师也认为,国资委此举表明其进一步夯实控股权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信心也非常坚决。

  观察去年至今的两次增持不难发现,上次增持的时间是去年6月26日到今年6月25日,这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而刚刚进入第二个完整的窗口期后没有任何时间的停留,就紧接着第二次增持。

  “应该是加强控股权的意图”,深振业董秘彭庆伟在接受观点新媒体的采访时如是强调。

  从深圳国资委不断增持的动作看来,其无疑是为了巩固深振业的绝对控股权。或许,这也是为了提防野蛮人宝能系对深振业的觊觎之心。

  翻查资料可知,第二大股东宝能系姚家兄弟从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高调举牌深振业三次,连续增持约4935万股,期间更是引发了要约收购。

  然而在2012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姚氏兄弟却在最后时刻让步,原本意欲入主深振业董事会的姚氏兄弟代表放弃两名董事提名,就此是次股权争夺战大局落定。

  整合信号

  除了夯实大股东地位,究竟此次增持能否进一步理解为深圳国资委欲加快整合地产业务的信号?

  熟悉深振业的分析师认为,“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东西不好说。”

  不过,该分析师提出,若从深圳国资委的角度出发,其旗下地产公司的整合不论是在运营还是政策方面,都确实有现实的需要。

  资料显示,深圳国资委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都涉及房地产业务,包括深物业、深深房、深天健、深天地、沙河股份等多家公司都将房地产列为主业之一,且还有众多非上市公司也进行房地产业务。

  分析指出,这不仅存在同业竞争,上市资源也得不到优化配置,并且一个最大的事实就是,深圳国资地产公司的竞争能力都不强。

  “另外,从去年年底以来,国家提出加快国资委改革。而今年在国资改革的会议上,深圳也是作为地方标杆去分享自己的经验。上半年以来,很多其他地方的政府领导都过来深圳考察。”

  “因此,整个深圳国资委改革的提速会比较明显。据说很多文件已经上交至省政府,就等最后的审批。”

  “应该说深振业的这种概率是比较大的,只不过在时点上不好把握。不知道政策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来,包括整合的力度,整合的时间点。”上述分析师进一步透露。

  事实上,该次增持能否成为整合信号确实有待进一步明确。不过,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增持至获得实质控制权后为整合提供的助力。

  因为早在整合传言伊始,便有分析指出“鉴于深圳国资委并不具备绝对的控股权,今后如有资源整合,如何与宝能系协调,也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

  平台之疑

  不过,假使整合一事成行,今后深振业能否承担起整合平台的角色,目前看来也还存在诸多疑问。

  据了解,在深圳国资委旗下如此众多的地产公司中,规模稍大的就是香港上市的深圳控股和国内上市的深振业。

  值得注意的是,深控作为唯一海外上市平台,不论从质地、规模、还是控股比例都优于深圳国资委旗下的A股地产上市公司。因此,可能由深控的母公司深业集团作为深圳国资地产公司整合平台的传闻也一度流传。

  然而,深控是在香港上市,因受香港上市公司条例限制,资产注入难度比较大。自然而然,深振业也因此未来或将扮演更多国资委旗下备用整合平台的角色。

  另外,就深振业本身而言,从公司最新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其今年1-3月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下降1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2.12万元,同比下降50.21%。

  对此,彭庆伟表示,目前来看,公司生产经营都还是比较正常的,也在加强销售的力度。今年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圳、湖南、西安这三个地方销售。其中,深圳振业峦山谷将贡献比较大的业绩。

  诚如董事长李永明曾坦承,其在深圳国资系旗下的地产公司中算是优良,但其规模还是太小,且目前也存在严重的发展瓶颈,今后能否改善还有待观察。

  对于深振业的发展困境,曹光亮直言“它给人的印象就是发展得特别慢”。

  “不过,前两年因为国资委持股比重不够高,二股东对控制权又比较感兴趣。在控制权的争夺问题的状态下,让管理层去大规模拿地扩张也是不大可能的。”

  “现在的话控制权之争也算是告一段落,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去年5月份总裁调整之后公司在拿地方面是明显比以往积极。”曹光亮进一步分析表示。


(发稿:见习编辑 何缘    审校:杨晓敏)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