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博鳌房地论坛,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观点网 >
访谈 >
华南 >
公司 >
正文
保利宋广菊:继续保持净利润每年30%的增长
作者: 见习编辑 彭飞     时间: 2012-04-27 02:33:51    来源: [ 观点网 ]

“现在土地市场还有很多优质的土地,在这个过程中,保利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

  观点网 见习编辑 彭飞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还是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成长型的企业,会继续保持净利润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于今后几年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如是表述。

  4月26日,保利地产举行了2011年度股东大会。在会上,宋广菊和保利地产总经理朱铭新就2011年业绩及今后的发展策略向投资者作出详细介绍。

  宋广菊称,随着这几年保利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竞争的加剧,今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压力还是非常明显的。由此,保利将研究中海、万科等优秀房企的优点,取其所长,争取赶超他们。

  对于保利今年一季度的销售业绩,宋广菊表示满意。

  她认为,保利在第一季度的销售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今年四月份也很有可能再次突破100亿的销售额。而对于今年全年销售的增长,她也自信满满。

  据保利早前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期内共实现销售签约面积143.89万平方米,销售签约金额148.6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98%和6.07%。其中,3月份的销售额达到97.4亿元。

  宋广菊在股东大会上还提到,保利已经在北京和上海推行具体的养老地产项目,其采取的是高端养老加休闲养老的模式。北京的项目今年可能会进入实质销售和入住,而上海的项目可能会在明年进行落实。

  在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方面,宋广菊称,目前国内认为较成功的万达模式,有它特定的条件和机遇,与之前保利的影院模式大抵相似,今后也可借鉴其成功之处。

  在此次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再次提及了与保利香港的同业竞争问题。

  宋广菊对此回应称,现在保利集团做了规定,过去双方已经共同进入的城市,要协商发展,具体到产品定位上,共同进入的区域会做一些划分。而今后,双方原则上不会再有新的交叉区域。

  另外,对于今年土地市场的看法,宋广菊表示,现在土地市场还有很多优质的土地,在这个过程中,保利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

  以下为保利地产2011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交流环节实录:

  现场提问:2011年,像万科、龙湖、绿城以及中海等公司,他们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中海的净利润已经超过100亿,请问在十二五期间,保利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复合增长率能够达到多少?

  宋广菊:其实在行业的竞争中,我们也在进步,但是有一些优秀企业进步得更快,有的甚至比我们还优秀。同时,像绿城、中海等公司与我们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因为内地和香港市场的结转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一些不太一样。但是,我们目前也在深入研究他们的一些优点,比如他们定位高端以后获得的一些超额回报等等,所以今后我们会取其所长,争取赶超他们。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原来的规模比较小,在过去进入的市场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我们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的加剧,今后竞争的压力还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还是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成长型的企业,会继续保持净利润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个问题应该不大,我们也会一步步落实对股东的承诺。

  现场提问:保利自上市以来,每年的净利润增长速度是低于主营业务增长速度的。但这几年也是房价不断上涨的阶段,请问保利对这个现象作何解释?

  宋广菊:你提到的房价为什么涨那么多倍,而我们的净利润增长那么少,实际上,房地产开发商获取的土地不是跟着房价涨的,也不是说土地不涨,房价涨了。其实真正导致房价涨幅最大的因素还是土地成本在涨,房地产开发商真正拿到项目的时候,里面不会都是开发商的利润,而是包含了很大部分的成本因素。

  现场提问:保利今年新增土地投资是200亿,一季度已三次出手拿地了,请问公司认为比较好的拿地时机大概在什么时候?如果今年没有出现达到公司拿地的标准时机,是不是会减少拿地?

  朱铭新:关于新增土地储备,我们在一季度没有看到更多的市场机会,但是我们会长期跟踪一些项目,包括介入土地一级开发,这方面也将是获取土地储备的机会。目前,我们大概是以每个月获取一个项目的速度在发展,我们近期也会关注土地市场的一些变化,特别是政府土地市场价格调整的一些变化。如果我们觉得有合适性价比的土地,我们也会出手。

  宋广菊:其实保利地产对于土地的获取原则,一直是基于我们看好房地产中长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坚持我们原来战略所提的等量扩展原则。

  现场提问:国资委从2010年就开始提出非房地产主营业务国企要退出,但这两年进程还是很慢,在这种情况下,保利会不会获得一些好的收购机会?

  宋广菊:其实我们也在寻求收购的机会。不过,我觉得收购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力资源问题,会存在成本很高的问题等等。现在土地市场还有很多优质的土地,在这过程中,保利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国资委也会对这一块做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

  现场提问:请问保利如何看待今后国内资本市场的情况?

  宋广菊:其实,过去资本市场对保利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刚才我们在董事会报告和总经理报告上也提到了。今后,我们会利用资本创新,包括地产金融形式创新去获取更多资金,以此支撑我们高速发展的需求。

  我认为,国内的资本市场总有一天还会对房地产市场开放,而在没有开放的这两年,我们会寻求各种突破,去实现我们的相对快速增长,这一点应该是确定的,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除非资本市场一直对房地产市场封闭,那可能最后会形成一种瓶颈。目前来看,整体趋势就是这样的。

  现场提问:今后保利在商业地产方面也会有比较大的投入,请问公司在商业地产的发展上是否考虑过借鉴一些好的模式,比如万达的模式?

  宋广菊:在整个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中,万达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模式,这是企业在不断竞争中摸索出来的,因为万达是在第一次进军商业地产覆没以后再回头去做的,我想这里有几个因素。

  第一,他这种模式踏上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二,在这几年,特别是在去年,又赶上了住宅市场限购的阶段。所以,只要商业项目盖成小写字楼似的,销售就非常快,万达是赶上了这样一个客观的,非常好的机遇,他们也正确把握了这个机遇。

  这个模式还有一种特点,就是以产品导向型去获取商业项目,同时也抓住了各地政府追求城市快速发展的心态。所以,我认为未来对于万达来讲,这种模式还是可复制的;从现在的形势来讲,完全的复制也不太适合其他企业。

  其实,保利也有自己的做法。比如说保利影院项目,实际上我们最早也是这种模式,推动城市中心综合体的建设,同时使保利获取对商业和住宅的联动。

  所以说,在商业模式方面,完全的复制应该不大可能,但大家都会有所借鉴,也可以相互指导。

  现场提问:公司2012年度计划里面还提到了会尝试养老地产和旅游地产,这方面将具体怎样做?

  宋广菊:关于养老地产,这会是今后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对于旅游地产,我们目前已经在广东阳江和成都等地都做了一些具体的项目,目前来看,效果都还不错。

  另外,养老地产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具体的项目在推进。我们采取的是高端养老加休闲养老的模式,今年北京的项目可能会进入实质销售和入住,上海的项目可能会在明年进行落实。同时广州的项目正在设计阶段,将参考日本比较高端成熟的养老模式。

  现场提问:年报显示,保利的存货超过1500亿元,增幅达到38%,超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收入的增长水平,请问公司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宋广菊:实际上,年报所显示的存货量包括了我们的开工面积,而真正具备销售能力的并没有那么多。

  我个人认为,保利在第一季度的销售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包括今年四月份也很有可能突破100亿。所以,保利地产对自己的销售能力是非常有自信的。

  另一方面,其实我们在2011年上半年没有多少可售货源。但是,我们在货量不足的情况下还是保持了销售的增长,所以,在今年可售货量充足的情况下,我们的业绩会更好。

  朱铭新:关于存货的问题我再回应一下。实际上我们真正说的具备销售条件,拿到预售证的,我们到现在为止只有238亿的货量,我们觉得公司保持3个月左右,或者说3到6个月左右的适度销售存货是一个合理的库存量。另外,我们现在大概有38、39个已开工的项目,大概建筑面积是1200万平方米左右,这都将在未来一两年之内开工完毕,成为新增的货量。

  现场提问: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楼市,保利大概会有多少货量入市,有没有一个销售的预期?

  朱铭新:我们今年新推货源主要集中在五到十月份,五到九月应该都有100亿左右新推货量,我们也期待这几个月份有良好的销售表现。

  现场提问:在区域增长方面,除了进入比较热点的区域外,保利还看好哪些地区?

  宋广菊:保利在十一五的时候,是在北京、上海、广州重点发展。而在十二五规划上,我们做了一个重大调整,会加强中心城市的拓展方针。所以,这表示保利看好以广州为核心的一个辐射区。下一步我们将在江门、中山、东莞、以及珠海等地发力,把广东南面基本包抄完。这就是我们按照战略重点进行区域辐射的考虑。

  而在环渤海区域,除北京和天津外,我们已经进入了石家庄,下一步可能会包抄唐山,进行一个大的动作。在长三角区域,我们已经在上海、南京、无锡、南通,以及常州开始了全面的布局。

  现场提问:保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9个城市,而保利香港也在进一步发展,未来你们两家在拓展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同业竞争的问题,请问公司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宋广菊:关于同业竞争的问题,保利已经在非常积极稳妥的推进。首先,我要说明的一点是,保利香港是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而且又是不同的上市平台。在这方面,保利集团也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也找到了能够相对和谐发展的道路。

  现在保利集团做了规定,过去双方已经共同进入的城市,要协商发展,在产品定位上,共同进入的区域会做一些划分。今后,原则上我们不会再有新的交叉,比如说北京、天津、沈阳这些城市,保利香港就没有进入。

  另外,由于地产产品的特殊性,它不是普通商品,它的流动性非常差,所以地域性就会非常强。因此真正意义上而言,我们两家的同业竞争是没有太多的。

  而且,国内城市非常多,我们现在也还有很多城市没有进入。所以,双方拓展和发展的空间都很大。我们将来还会和保利香港做深入的研究,进入哪些区域我们会做协商,在这个阶段我们会不断完善和推进。

  朱铭新:关于同业竞争我想补充一点,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是很大,排名第一的龙头老大万科,2011年不过占到2%的商品房销售份额,保利也只占到了1%多一点。实际上,充分的竞争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建地产和中海他们两家发展有任何的问题。同样,我们跟我们的兄弟公司,保利香港也会携手同进,房地产的市场太大了,这样才能促进和改善这个行业的发展。

  现场提问:现在海外市场的环境也不好,保利香港目前的股价也很低。作为公司管理层,是否考虑过在目前保利香港总市值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在港股发行股票,以换股的方式合并保利香港?

  宋广菊: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超出我的权限了,因为保利香港作为我们的兄弟上市公司,他也有自己的决策程序。同时,我们大股东一直在致力于两个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推进两个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所以你提的建议非常好,我会帮你转达。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