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利己主义式的调控政策
作者: 王雪松     时间: 2012-02-28 01:57:38    来源: [ 观点网 ]

既然是利己主义的表现,中央政府的调控首要的是保证社会的总体均衡而不出现趋势上的失控以及结构上的巨大变动。

  观点网 关于房地产市场,无论是经济发达如美国,还是我们自己,历来都是一场政治游戏。所谓游戏,都有输赢,而这场游戏的输赢不是以智慧,也不是以金钱,甚至不已人性作为决定因素。决定输赢的规则在这里是时间。

  美国里根总统时代开启住房福利计划的大政策,给了格林斯潘的飞翔的翅膀,尽管美国今年房价跌落至1998年,但里根80年代的住房计划,则着实让当时所有美国人富裕了20年,至于2000年以后的购房参与者,无论如何,其仅仅是充当了之前购房者的拆卸工和垃圾清扫者。没参与盛宴,只看见了盛宴的残羹冷炙。

  所谓政治,其实就是一场游戏,给我们经常看的足球篮球可能差别不大。既然是游戏,规则总是差不多的,游戏者的心态,游戏的方法手段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你千万别惊讶足球领域的遍地乌鸦。中国如此,外国大抵也如此,所以给中国足球这场乌鸦比赛垫场的意大利着实做了贡献,陪着中国足球共同演出的韩国,也大大舒缓了国人失望的心态。天下铠莫如此,我们何必又强求独善其身。所以关于政治,普通屁民,还是记住那句话,神马都浮云。

  我邦近来大戏不断,锣鼓喧天。从官场到商人市井,从文人墨客到贩夫走卒。这是怎样热闹的一个世界,让人如此眼花缭乱。

  人生如戏,所以人人都是戏子。在人们恶评金陵十三钗的时候,认为最大的败笔是将游戏规则从汉子有意婊子有情改成了婊子有情汉子无义。其实在这里,婊子是戏子,汉子也是戏子。演戏嘛,都要遵守各自的台词和规则,不能抢戏,当然也不能丢戏。在这里看戏的人,成了演戏的人,所以各自评判,妄断是非。但抢戏的依然是在演戏,漏戏的依然是在演戏,既如此,何必当真。

  前两天崔永元有个很牛B的微薄发言,曰不惮以站在现实的对立面,因为自己是站在历史的正面。社会大戏都是以专家学者院士从当裁缝开始,如果你还愚蠢的去嘲笑皇帝的新衣那个皇帝,说明你已经弱智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当今社会,还有穿衣服的皇帝么?我想这才是整个社会最大的悬疑片。

  悲沧者向来以浊世而独立的想法而疾呼,但清浊原本无界,清者在浊者的眼睛里是浊的,浊者在清者的眼睛里是浊的,甚至清者在清者的眼睛里依然是浊的,浊者在浊者的眼睛里也是浊的。

  我国历史上一直奉行者一朝天子一朝臣,上行下效,但凡有一点权力的资本的,也都无不效仿。从公司管理角度来看,那个公司易主不带来整个公司体系的洗牌与重构。重构并无厚非,厚非的只是那些在重构中利益得失者的血脉嚣张和剑拔弩张而已。如果你碰巧就打酱油完全路过与此,与你,依然是打酱油就打酱油,该干嘛干嘛。人家的洗牌重构,无非是利益的一次转移与让渡,赵家垮台后,家丁变老爷,老爷变家丁,与你阿Q压根就没有一点或者丝毫的关系。

  在乱七八糟胡说八道一大通以后,我们还是回到笔者想要说的房地产方面。在中国,自古以来的法则就是于己有利即是法,因此在我们的词典里,只有利己主义的天下,而无利他主义的片瓦。历史上著名的终南山隐士,当是对这个最好的注解,即所有利他的本质是利己,既看破红尘,又何必在红尘的聚光灯下去隐,于是那个概注是,隐只是为了更好的仕,中国人的智慧,当今冠绝天下。

  既社会规则如此,那么我们在探讨房地产政策,市场的时候,当概不能例外。因此我们在探讨市场的时候,必须要能准确的知道这个游戏的参与者有那些,因为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因此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一定不能脱离这个轨道和航线。

  既然是调控,当然属于社会管理阶层对利益的全体保护。在利己主义动机下,任何管理层的政策都天然的披上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外衣。所以普通屁民对于调控,你别太高兴也别太不高兴。甚至你都不必太在意。从本质上来说,中央政府的调控,地方政府的救市,银行的坐地起价都是利己主义的体现,不是利他主义的体现。唯一不同的是每次调控,总有一批正确站队的人欢呼雀跃,一批站错队伍的人垂头丧气,只是也许今天是A们在跳舞,明天是B们在跳舞,仅此而已。

  既然是利己主义的表现,中央政府的调控首要的是保证社会的总体均衡而不出现趋势上的失控以及结构上的巨大变动;地方政府的救市,总体也只是确保在众多考核指标之下,关键性指标不能出现差错;银行本来算是打酱油的,但突然前面两者就给了银行一个巨大的利益空间,银行没有让这种机会丧失,于是2011年那种甚至背人性的对购房者的掠夺,变得如此厚颜无耻。至于开发商赚了钱的,闷头继续赚钱,没赚钱的在想着机会努力赚钱,调控的左右,反正都会有人来买单,要不拉上银行,要不让购房者来买单;而购房者呢,早期参与游戏的时间利益既得着获利已经太多,房价怎么走也无所谓,反正有后来接棒的人抬轿子,唯一可怜的是那些才加入购房的青年刚需置业者,一边承受房价,高利贷,工作环境的巨大压力与资产瞬间缩水沦为负资产的巨大风险。

  每个社会都是强者吞并弱者的游戏,但从没象我们今天这样冠冕堂皇,赤裸和残酷,甚至厚颜无耻。所以笔者对于限购是一种心底的愤怒,限购为能承受的风险玩家筑起了高墙,而让那些基层的基础职业者滚进了风险的洪流与漩涡。一次调控,让那些处于社会最基层的置业者,背负一世的负债,而且永世可能翻不了身。当然也许会有人说,限购是避免了那些玩家将价格推得过高,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同时一小部分勉强挤入市场的基层购买者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种理论有点可笑,高房价的门槛至少可以保护很大那批因为挤不进市场而幸运的受到保护的基层购房者的财富不至于化为乌有。在房价崩溃的时候,出现损失的只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玩家。关于这一点,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已经把这个注解的很清楚了。

  这确实是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大厦将倾,但几乎所有人都心怀侥幸的认为,自己能够在大厦倾塌之前顺利散开。依据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笔者粗略的算了一哈,2011年重庆市郊县的成交总额相当于2008年的4倍,而主城区仅不足两倍。至少在重庆,所有人都可以读出这个数据背后蕴含的残酷的含义。如果,你或许不认同,但当你想想,赵家垮台以后,阿Q头脑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中,那一条不是赵太爷曾经拥有的或者是赵太爷丢弃的。鲁迅不是经济学家,但此后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消费经济学,却一再从各个角度去证明鲁迅的现象是多么的符合人性与科学。与阿Q的梦想而言,只有在赵太爷消失或者倒掉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实现。在正常的情况下,阿Q永远也是阿Q。洪水来了,狼来了,谁最有几率逃生,当然是刘翔,答案是如此显而易见。

  没有永不谢幕的大戏,也就没有永远上涨的房价,当然也不存在永远供不应求的市场。当调控简单的将当前市场视为供应不足,且供应能力短期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要调控市场只能截断需求的时候,需求的合理不合理的身体都被粗暴简单的蹂躏。

  今天的游戏又在于,当市场需要输血的时候,调控的时候,先入为主的假定供应一定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带动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鼓励需求进入。需求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在一次被强奸。当所有需求方都感恩戴德磕头作揖的时候,也许房价波动的风险正象潮水一般汹涌的向他们脚下扑来。

  市场经济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真是个新鲜而稀奇的东西。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的本质是优胜劣汰,对于市场经济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作家或者思想家,想不出办法去拯救那些基层的参与者,于是总是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划一根红线,让他们尽管在繁荣时候饱受煎熬,但却在潮水来时,可以幸免于难。

  人们习惯上将老年人称为智慧的化身,原因在于在他们的人生中,他们经历过潮水的来来去去以后,已经具有战胜人性那些盲目的冲动的狂热因子,用理性去克服或者纠正或者化解那些人生路上的暗礁与地雷。

  杂乱的牢骚以后,感觉到自己的不知所云。这不知所云中,蕴含着笔者某些堂吉诃德式的忧郁与迷茫。在这个社会处于重构过程中,利他主义已经看不见,所有利己主义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深深的伤害,或许将在很多年以后才能清晰的显示出来。但我们今天却在茫然不知的面对和参与。

  王雪松 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