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刚刚过去这周里,尽管有关部门继续推出包括加息和行政督查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但决策层依然对过热的泡沫深感忧虑。
当前,中央将继续施加压力,推动保障房建设,以期建立商品房加保障房的双轨市场机制,但面对历来依靠土地收入维持财政的地方政府,和不情愿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显然已入难局。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将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这次督查组将重点检查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督查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周六,总理温家宝则再次指出,住房供应和房价问题关系经济健康发展,中央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坚定,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
还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那句老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一个方向。”
国家统计局4月8日发布的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查显示, 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比起上季度回落了8.4点。该调查源于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企业景气调查,综合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和信心。
显然开发商们已经意识到严厉调控下,销售已然放缓。4月7日,一场关于保障房建设的会议在广州召开,与会的包括万科、富力、恒大、合生在内的十大房企高层们纷纷表示将加大销售力度、大力介入保障房建设,但坚决不言“降价”。
政府调控房地产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层层加码,一季度房屋成交量正急剧下降,而银行严厉的放贷政策和调高了的银根正步步紧逼。
也许今后在保障房项目用地将要占到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情况下,开发商们除了参与,将别无选择。
万科总裁郁亮就在近期对媒体的业绩说明会中表示,万科愿意建保障房,哪怕只有一块钱的利润。但显然这与商品住宅项目的回报水平相差巨大。
目前商品住宅项目目前平均回报率为30%-40%。显然如果没有政府提供到一些优惠的条件,例如比较低的地价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开发商们难有热情持续投入到保障房建设。
但当前房地产行业的最大风险和悖论,并不是保障房难局和向下的行业前景,而是一个强势政府和其能够运用的强大行政管控干预能力。
政府已经表明,为了迫使开发商进行保障房建设,政府将继续加大在房地产上的调控力度,并且会采取更多的惩罚性措施。
可以预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商品住宅销售和行业景气信心指数的下跌将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