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3月2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举行了行政处罚听证会,就3名申请人涉嫌在深圳第二次保障房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进行公开听证。
据悉,今年1月深圳保障房相关申请终审结果公布引发网民广泛质疑后,深圳已经查出了45例保障房申请造假者。
资料显示,2010年12月3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布《关于深圳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及相关事项的通告》,对该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结果进行公示,有质疑认为,部分通过申请者身居“豪宅”或者现在的居所即是保障性住房,还有部分涉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申请者通过终审。
1月11日,深圳市住房建设局表示,对于违规申请人的处罚包括驳回相关申请,同时处以5000元的罚款,而且自驳回申请资格之日起三年内不予受理住房保障申请等。
深圳市住建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黄昌鸿在听证会现场表示,截至3月24日,深圳市住建部门已经先后两次向涉嫌违规的45个申请家庭发出处罚预告通知书,其中第一批接到行政处罚书的20名申请人中,有17人接受处罚,有3人不服处罚决定,提出听证程序。第二批涉嫌作假的共25名保障房申请人,有11人曾有买房记录或有私房宅基地;有18人家庭资产超过32万元的限额,其中又有4个申请人的资产在100万元以上,家庭资产最多的何某总额竟然达到300多万元。
黄昌鸿还表示,在第一批发出的20份《行政处罚预告通知书》中,除申请25日召开听证会的3人不服处罚决定外,另外17人都接受了处罚。这个罚款额度和处罚决定的作出,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对于部分‘骗购’的很富有的人来说,的确是有些轻。我们正在考虑作出一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