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武瑾莹 12月27日,北京再次出让多宗地块,保利、旭辉分别以联合体的方式各得一宗土地。
今年的土地市场已经出现多次联合竞拍的拿地方式,联手拿地俨然成为了房企目前拿地的重要方式之一。
联合体频现
12月27日,保利(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金成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88020万元竞得昌平区沙河镇南一村居住项目用地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楼面价为7620元/平米;而北京通州区宋庄镇二类居住及商业金融用地则由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恒盛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97369万元竞得,楼面价为8380元/平米。
对于本次竞拍,保利工作人员表示,双方本来就有合作。
经资料查询,北京金成华地产公司本就是保利的控股子公司,2003年,保利集团正式开始在北京进行房地产经营,不久之后,北京金成华这家企业就在北京圈内出现。
现在位于小汤山的保利垄上项目,开发商正是保利与北京金成华。
因此,虽说本次保利拿地是联合竞拍,但最终还是保利完全获得项目所有权。
但昨日旭辉和北京恒盛阳光的合作,就是实实在在、不折不扣的房企联合拿地了。
类似这样的合作,在今年以来的土地市场上并不少见。在结果刚刚出炉的中服地块竞拍中,参与竞拍的基本都是联合体。包括泰康人寿和标准投资集团联合体、中金、中鑫嘉业天津商业、北京万通、亚洲电视西部金融贸易、远洋地产和南丰集团联合体等等,甚至由女富豪张茵领衔的联合体竟然是由正大置地、正大集团、卜蜂国际、上海帝泰、正大制药投资、中山凯茵、玖龙纸业、华康资本、金光纸业、上海世茂和华侨凤凰集团等11家企业组成,阵容可谓庞大。
其实,从去年年底亚运城被富力、雅居乐、碧桂园、中信和世茂联合体拿下之后,这样的合作开发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土地市场。
2010年里,富力、合景泰富、世茂、雅居乐联合拿下天津项目、上海证大则与绿城联合获得上海项目,继天津之后,富力与合景泰富还一起接手了上海新江湾城项目的部分股权。
甚至,连销售突破千亿的万科在北京的市场上,也选择与中粮、五矿保持着合作的关系。
房企两难之选
大多数业内人士皆认为,联合拿地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甚至不讳言称,50亿元以上如果一家去做的话现金流会比较紧张。
北京连接机构分析师张月对观点新媒体表示,随着地价向高处走,地王将越来越多,那么为了冲抵风险,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按照李思廉的说法是:“目前中国新的国土法对买地后给地价的时间要求都比较快,就算是大型的项目,比如50亿到百亿之间的数额,都是要求在三个月之内给钱。但是项目本身从可行性分析又是有空间给大家去赚钱的”。
虽然调控前景不明,但企业却还是有必要去把握当前的每一次机会,尤其是一些城市核心地区的土地,但同时,城市核心地区的土地都价值不菲,在房企融资渠道越来越紧张的大背景下,独自承担高价项目的投资风险又不可忽略。这正是让中国开发商目前陷入的两难选择,联合拿地无非是折衷之举。
同时,土地市场事实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访问中表示,仍需要加强土地市场的管理。国土部年底以来针对土地市场的一系列整治行动,也预示着土地市场将越来越规范和严谨。
在资金链条越来越紧绷、融资越来越困难、拿地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房企之间互助拿地的现象可能确实会越来越多。
然而,在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看来,如果一个地块已经到了不愿意由一个企业来承担项目风险的时候,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到了大家合力的时候,表明市场已经到了顶点”,陈启宗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