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历史重演的楼市调控演义
作者: 周银海     时间: 2010-11-02 00:17:04    来源: [ 观点网 ]

10月本就是房地产市场的旺季,环比增长是很正常的。不过,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被调控政策所引发的反弹性需求,正在大量的释放。

  观点网 周银海 最新数据是就在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10月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虽略有降幅,但是成交量则逆市飙升。

  "新五条"的实施已然满月,但其成效则难产。无论是"一次调控",还是"二次调控"的楼市政策,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楼市的"繁荣"。10月本就是房地产市场的旺季,环比增长是很正常的。不过,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被调控政策所引发的反弹性需求,正在大量的释放。

  虽然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的"组合拳"频出,从4月的"国十条"到9月的"新五条",接着又有了"限购令""加息""预售资金监管",以及取消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整顿中介市场以及房产税的风声鹤唳,洋洋洒洒调控政策凸显出逐渐收紧的态势,以及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和力度。

  但反观市场,对于从4月份开始"一次调控",逐渐适应,之前被暂时平抑的需求以抢闸购房式的反弹爆发出来,提前入市,抢购房源,众人皆惊呼楼市出现"银十"的"虚假繁荣"。

  究其因果,政府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从抑制需求、增加供给,到限制投机、房贷金融管制,显然均在行政命令里打转圈圈。不难发现,跟过去几年的调控政策比较起来,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同样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行政手段和信贷手段的重复,其结果必然也是行业调控演义的历史重现。

  治标不治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根本触及不到本源。这些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来说,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实际效果,只会阶段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震荡,长期来看依靠短期阶段性行政命令的房地产调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地产行业根本的结构性问题。

  我国房地产行业因其复杂性、敏感性、重要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不在根本的、制度的层面动手术的话,则永远是隔靴搔痒。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