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光离开后,万国商城为讨回资金,开始与琼能源打起了官司,随着琼能源的几度转手,这桩官司最后也转到了绿景地产的手中。
另一方面,绿景地产与熊猫城僵持了10年的官司也才刚刚结束了纷争。
绿景地产3月2日发布公告称,在绿景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对成都熊猫万国商城有限公司的债权数额中,扣减本金4878.28万元人民币及其相应利息,其余协议内容仍予以确认。
余斌的资本往事
很难想像,作为资金高手的余斌从去年开始逐渐陷入了一系列的麻烦之中。
余斌颇为低调,即使公司总部在广州,但广州业内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的人也寥寥可数。
而据可查询的公开资料显示,余斌,约45岁,广州中医学院毕业,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黄埔区中医院当医生;90年代加入广州国际信托公司,成为广州国际信托公司的房地产开发经理;1997年后余斌开始自己创业,创办广州市天誉房地产开发公司;2004年,余斌接手人人控股,并经过一系列的业务收缩后,成功将人人控股改造成为内房股。
余斌最初做房地产业务是在广州,成功开发过位于广州火车东站的天誉花园;另一个则是和城启集团共同投资开发、位于天河北龙口西路的天誉华庭;此外,位于东风路的天誉商务大厦同样属其旗下。三个项目均位于广州市的核心区域。2005年10月,天誉置业从保利香港的手中买入广州天河北酒店公寓项目。
其实,余斌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的重要原因来自于其顺利完成借壳香港“人人控股”,从而奠定了日后天誉系出现的基础。
曾经有人如此评价余斌:此人游走于港穗两地,深谙港穗两地资本市场,与恒大、保利、城启等广州地产企业均有联系。
而一位资深的香港股市观察家对天誉置业的前身“人人控股”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传奇经历的评价是:这是一个上市公司被掏空和玩残的故事。我们眼见了一个壳公司不平凡的4年,穿插了名人、跨国公司、投机客、商业奇才、地产商人、冷血敛财者,个个都有精彩演出,也有无法掩饰的勾心斗角……
它从卖汽车开始,变身互联网先锋企业,又在泡沫破灭后转型电讯服务商,之后再进入房地产,5年时间3次卖壳换东家,配股、发转债、各种名目抽水集资8次,7次成功集资3.2亿港元,从来没有赚过钱,2003年还猛亏1亿港元,营业额只有67.2万港元,但最后卖壳46%还值3477万港元。
人人控股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传奇就是一个资本市场上不断进行各种利益博弈、蚕食的故事。
经由此事,余斌在资本市场的风评大涨。2006年,放弃借壳上市的许家印将到手的“壳”琼能源转手余斌,外界也对此认为,余斌的确比许家印更精通资本玩法,或更能玩转琼能源。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不过短短4年,许家印凭借恒大地产在香港上市而一跃成为2009年底的中国内地首富,余斌却将绿景地产经营到拱手让人。
天誉遭遇逼债
当然,余斌的内忧外患并不止绿景而已。就在绿景地产被官司和营收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天誉置业也被债务追得鸡飞狗跳,只能割肉卖血。
绿景地产发布重组公告的同日,天誉置业也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有关已押后清盘呈请之法庭聆讯已再押后至二零一零年八月二日”。
在此之前,天誉已经数次押后清盘聆讯日期了。
2007年3月,天誉置业发行2亿美元债券,集资约1.925亿美元,其中9250万美元用于再次收购洲头咀项目部分股权,8070万美元用于向保利及蚬壳行使广州威斯汀酒店收购权,1600万美元用作票据付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