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中国住房房价一直呈上升态势,从来没有降过,高房价的后果一个是房价只能越来越高,开始膨胀,第二点资产必然形成泡沫,第三是抑制消费,这一次是高房价引发的新一轮调控”,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观点城市论坛成都行的嘉宾演讲中表示,这一次的调控目的是要把房地产里面的癌症“踢出去”。
好市场也有“癌症”
在这场名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和形势分析”的主题演讲中,王珏林一直强调:市场虽好,但问题不少,房价涨幅太快是这次调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供应量的满足,想抑制房价那是不可能的”,演讲中,王珏林多次向在场的嘉宾强调这个观点。对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存在的问题,王珏林的解读是:第一,进入房地产的企业越来越多;第二,市场虽然好,但问题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第三点土地竞争过于激烈;第四个就是投机性的购房比例过大。
“我问一些开发商盈利及亏损情况,他们只告诉我一句话,我没有赔只有赚,只有赚多少的问题,”因此,王珏林认为,一个好的市场并不等于一个健康的市场,高房价带来的后果是泡沫和最终失去的市场。
王珏林的基本判断是,更多的消费者已经远离了房地产市场,过去很多家庭想买房想看房,想做房的梦,现在不想做了,也没办法看了,因为价格太高了,大家都接受不了。
对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个调控,王珏林认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还不全面,还不完善,还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因为对市场中的房价政府干预不了,从来也没有干预。但是政府调整市场的手段只有三样:土地、经营、税收的规划,用这种手段调控是属于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调整,并没有违背市场的规律。”
在王珏林看来,这一次的调控的重点一个是增加土地供应量,一个是解决市场的问题。“实际上,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行动,为了进一步遏制房价上涨的势头,无论是”国四条“、”国十一条“、”国土19条“还是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目的只有一个,致力房地产市场在调整中稳定发展。”王珏林表示。
调控还需市场配合
面对目前越调控房价越涨的尴尬,王珏林坦言,更多是因为之前很多政策执行不到位使然。
“现在大家观望的还是政策继续,所以市场看政策,政府看政策,消费者都在看政策的变化,所以保持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非常的重要。”王珏林认为,只有政策执行到位,而且从各种措施来解决市场供应的问题,相信房价不会越来越高,会平稳发展。
王珏林为解决政策效果归结为三个关键点,“一是要有政策,政策要配套,不管是部门的还是地方的,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来出台政策。第二要执行力到位,就是说话要算数,不能说了不算。第三,市场的供应量要增大。”
王珏林以北京为例向现场的嘉宾阐述了一个观点,“比如说北京,现在政策都很好,北京也出了十一条,按照中办《十一条》来出台的,执行力也到位了,执行也很严格,但是市场的供应量上不来,土地还是短缺。政策调什么?没有供应我就不知道可以调什么了。”
王珏林注意到,银行的存款余额在不断的上升,其认为,这必定会释放在房地产市场上。王珏林表示,“投资水平不减,投资后劲显现,因为四万亿,包括地方的30万亿投资是分两年进行的,09年投资一半左右,还有一半在今年投资。而09年的投资,到现在的效果开始逐步的显现出来,所以说这个方面不减,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还是有影响的。”
尽管房地产问题似乎不少,但王珏林坚称,“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不会转变,现在的发展阶段,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家居等产业举足轻重,对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这一次调控是把房地产里面的癌症剔出去,保持房地产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