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为解决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又暂时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人员等“夹心人群”的住房问题,重庆市日前提出今年开工建设500万平方米公租房,年底向社会投放20万平方米公租房,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公租房新政”的一个亮点是享受这种政策性住房,将不受本地户籍、居住和工作年限的限制。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各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都局限于当地户口的城市人员,并有很多附加条件。如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常州等开展试点的城市,均有户口、居住年限或工作年限等限制条件。未设户籍限制是重庆市公租房政策的一大特色,创下迄今为止国内各省市公租房建设思路的先例。
据介绍,重庆市给当地的公租房租赁者划出了明确边界,公租房对象包括无重庆户口的“打工族”、“农民工”。明确规定,包括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年满18周岁,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的新就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区县以上政府引进的专业人才、外地来渝工作人员(含外籍人士),只要在本市无住房、有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者均可申请,不受户籍限制。
据悉,为加强公租房的建设与管理,重庆市还将设立住房保障局,并出台《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根据重庆市的空间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000万人,按户均2.5人计算,约400万户。按20%的家庭需政府提供租赁住房计算,需求量为80万套。目前,重庆主城区已有13万户解决了租赁住房,2010-2020年还需提供67万套租赁住房。
与重庆同步的是,广州今年亦提出启动公共租赁住房计划,首批试点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广州计划推出3000套经济租赁住房,深圳计划在年内推出5万套公共租赁住房,东莞等外来工集聚城市也有望成为试点。
据消息人士透露,广东公租房启动资金主要来自市一级财政和银行贷款,就2010年来说,“省里不设任务、不定目标,各地市自行规划”。
消息还指出,更清晰的公租房规划还要等国家整体规划出台,广东将据此确立具体方案。预计,广东公租房针对的群体将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夹心层”、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广东重点引进的各类人才、异地调动的公职人员以及拆迁需安置的过渡性群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