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周静怡 据媒体报道,这种在“831”大限后被彻底“批斗下台”的土地出让方式,将再现于广东的“三旧”改造项目中。
“三旧”改造,即对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进行改造。无庸置疑,广东省的“三旧”改造极具想象的空间,但这看似诱人的蛋糕之中,却牵扯恼人的拆迁。利益的博弈,往往是拆迁过程中难以解套的死结。也许政府重拾土地协议出让的陈规,也正是应了那把解套的锁匙。
传说广东准许土地协议出让,在去年8月的《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便窥见端倪。其中有关“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的字样让人浮想联翩。
于是之广东佛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据报载佛山不仅仅是广东旧改的先行城市,也是土地协议出让重现的先行城市。目前在佛山“三旧”改造约有20%―30%申报的房地产项目当中,已不难看到协议出让的影子。
目前佛山有关旧改实施意见中,已明确包括了“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进行改造,其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和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延长土地使用年限的,可免土地收购储备和公开交易,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出让。”等条款。
但同样也很明显,政府也面对着土地协议出让“黑箱操作”的诟病声浪,有相关佛山官员就表示,关于土地协议出让的具体程序正在慎重考虑中。有国土资源部官员发话了:特殊问题特殊处理,这种“特殊”的出让模式仅可用在旧改项目领域中。
自全面实现招拍挂制度以来,5年多下来,如今的土地市场,堪称走火入魔。地王天天崛起,天价纪录频频刷新,几个亿拿的地都难登大雅之堂。看似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拍挂,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很难想象政府是否又惦念起了土地协议出让比较起招拍挂的那一点点的“好”?
但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指向了地块“内定”之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本就属于“有钱人的游戏”的游戏,有向着变成“少数指定有钱人的游戏”的倾向。
广州的白云新城商业地块与万达的“暗结连理”、上海商用“地王”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地块通过勾地制度被新黄浦和上海新世界组成的联合竞买体“勾走”...这样的例子如今也屡屡出现。
就连老潘也忍不住质疑北京招拍挂市场的“重磅炸弹”——中服地块所设置的苛刻条件。
已有人戏称这种极具针对性的土地招拍挂为“协议性招拍挂”,苛刻的竞买人条件、高昂的出让金让招拍挂市场上的部分土地变成“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似乎只有那唯一的“爱莲者”才是真龙天子。
也许今天土地协议出让旧规将重出江湖所带给我们的纠结,正是我们在疯狂土地市场中重塑公平市场规则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