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房租和“怀旧”的艺术家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798园区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路面全部翻修。
通往郝光艺术空间的管道被挖断。郝光要求予以修缮,他说得到的回答是要个人交费。“挖了9个月啊,我跟工头都熟了,挖断我的管道,市政都说给我修,来了个物业的经理非要我交钱。”郝光到现在也仍然气愤。
最终,郝光交纳了2800元接通了管道。但是,暖气从去年到现在据说仍没有接通,原因是郝光未交纳“增容费”。
“法律规定黄河以北都必须供暖,增容费是违法的,我就不交。”郝光裹着一件外套捧着热茶说,“我后来才知道,798的这个七星物业根本没有物业资质,我不承认他们,我为什么要交钱。”
2008年,郝光甚至连自己空间的房租都开始拒绝交纳。这样做的后果是,他接到了一份通知函——10月30日将强制搬迁。
于是,在他准备离开的同时,也有了那篇声讨798物业的“公开信”。
而作为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其负责人对于媒体向来十分谨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员在拒绝署名的前提下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邮件采访。对于郝光提出的物业破坏园区整体风格的责难,办公室负责人的回答是,“在环境改造工程的筹备阶段,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和七星物业尽可能地广泛征求了园区机构和众多艺术家的意见,并就园区环境改造方案向国内外数家知名园区设计机构进行征集,通过了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论证,最后确定的改造方案是综合了设计机构、专家、和园区内多数机构的意见做出的。环境改造中,拆除违章建筑和部分80、90年代建筑,更加凸显了包豪斯风格建筑特色。由于园区机构有400家左右,很难集中所有机构的意见,且众口难调,个别艺术家也有其独特的审美品位,因而也有人对部分环境改造带来的变化不理解。”
七星物业所提的“广泛征求园区机构和众多艺术家的意见,并就园区环境改造方案向国内外数家知名园区设计机构进行征集”之事,倒也所言不虚。2006年年底,建筑师费菁就曾被北京规划委员会邀请帮助798园区做规划设计。
她当时将798园区中的建筑分为三类,一类为不能改动的建筑,包括四处典型的带有锯齿天窗的大厂房;第二为可以稍做改动的普通包豪斯建筑;第三类为可以拆除的建筑。费菁认为,“七星集团那边如果要拆除非保护的建筑,经过报批允许的话,可以拆除。”
在为798园区做规划的调研中,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就对费菁提到自己对798未来的担忧。“他们说的一个是这里缺乏基础设施,比如吃饭的地方,希望增加。再有,担忧的就是未来房租会比较高。”
她理解艺术家的心情,但对此局面,似乎毫无办法。
·798的烽烟及未来 08/11/19
·顾客短缺 涂料企业如何进行市场推销 08/11/19
·广东政策性租赁房 08/11/19
·史上最牛售楼处 08/11/19
·T台新风 将建筑穿在身上 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