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鸿基与万科有着本质的不同。新鸿基是希望多元化业务来弥补房地产业务流动性差的缺点,万科却只做住宅业务。新鸿基注重拿地成本与业务利润,但万科强调阳光利润,25%以上的利润不做。万科选择的是高成本的方式,包括拿地以及建筑成本。尤其是住宅产业化的口号提出之后,成本亦将提高。万科节省成本的优势在于其管理效率。
因而万科未有在房地产业务本身寻找防范风险的道路。他们最终选择的是帕尔迪。
但事实上,从2007年的年报来看,万科的利润率并不弱,2007年,万科主营业务的利润率为30.27%,而2006年,则为27.64%。但万科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2007年为66.11%,而2006年则为65.04%。
选择帕尔迪
万科在其2005年年报中这样写道:“对世界住宅产业来说,一直存在着一个有些尴尬的怪圈。众所周知,在任何一个市场国家,住宅基本上都属于最昂贵的单件商品,也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支出。但是这个行业中却似乎从来没有诞生过伟大的公司。甚至有人断言,因为房地产特殊的地域性和非同质性,这个行业没有其他行业那种显著的规模效应;也就是说,房地产公司是无法做大的。”
但2006年,美国的前四大住宅企业,联袂进入了财富500强名单。帕尔迪住宅公司是其中之一。
帕尔迪的横向扩张策略
之一:流水化组织施工过程。帕尔迪公司计划到2010年达到每年10万房的规模,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建设速度,帕尔迪希望能发展出一套一体化流水线式生产的房屋建设体系,来缩短每套住宅的建设周期。
之二: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住宅。在美国,很早就开始使用预制构件,但因为美国个性化的住宅特点,预制件的使用一直算不上很普遍。帕尔迪公司就是极力推行使用预制构件的少数开发商之一。
之三:紧密供应链组织。为了降低成本,除了使用尽量多的预制构件外,帕尔迪公司还认为,在配送和安装方面还有很大的成本压缩空间。帕尔迪引用了即时生产和即时运输的理念,提高运输和安装效率。在与其他供应商紧密合作方面,帕尔迪公司也一直是基金的推动者。
图表2(详见 房地产模式 专题)
然而让万科尴尬的是,帕尔迪在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可能出现亏损,虽然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几乎很少企业会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出现暂时性的盈利波动。问题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到底有多强,在风险来临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否是生存与死亡的选择。
·观点一周评述:2008,喜忧之间的中报 08/08/24
·房地产的模式专题 08/08/24
·万科的选择:从新鸿基到帕尔迪 08/08/24
·封面故事(0807):房地产的模式 08/08/24
·北京房价奥运後仍会短时调整,巨大需求将提供支撑 08/08/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