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对中国走市场化的道路我是赞成的,由于我赞成,我才把市场的机制带进去了。我到国内的时候刚开始重点是把香港的市场运作的模式、市场机制带进来。我知道刚开始钱是不容易赚的,因为市场机制没有形成,有时候还要吃亏。但是我想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我们就必须用一些市场的模式去引导别人适应市场,哪怕会吃亏,所以我觉得走这条道路对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及增加国家的国力很有帮助。
《观点》:刚开始的时候,广东这边很多中介代理房子主要是卖房子给香港人的,中原呢?
施永青: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后来我对同事说,房地产是不动产,如果靠香港人去买大陆的房子出路是不会很大的。香港才600多万人口,怎么去支持一个有13亿人口国家的房地产需求?杯水车薪是没有用的。所以一定要立足于本地,为本地的人民服务。在上海要为上海人服务,在广州就要为广州人服务,不能够把广州的楼拿到香港来卖,前途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是比较早就以服务本地人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
《观点》:现在中原在内地有上万员工,“无为而治”还可行吗?
施永青:我的想法是,发展不是靠中央去做,每一个点都是要自己发展来的。中原也是这样,规模小的能力当然也小了,当然我们也有一定的支援,但我们不是光靠总部的支援。我们是播种式的发展,每一个种子都要在本地的土地里找养分,就地取材去发展,不可能一个新的地方就发展得跟深圳和上海一样强。
当然它有中原的DNA,所以它是有条件慢慢地强大的。我们的发展是先让每一个个体去发展,我不是要树干上面生出来的树枝,我的分行不是一个大的树干上的树枝,是要让它们自己落地生根的,是生在本地的。我们的发展模式跟一些大公司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要它背上了中原原来的发展模式,总部也没有这个使命,它的使命是要先生存,先生存再发展。我是用仿生学去管理的。
《观点》: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思想上的话题,我觉得很奇怪,在你身上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您可能会讲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的东西,这些思想掺杂了很多。
施永青:天道是一体的,世界是一体的,天道是无处不在的,不分别人,只是人自以为聪明,把知识分门别类,其实是徒劳的。
《观点》:那我们还是讲讲房地产市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可能比较严峻。
施永青:国内的?我自己感觉到,中央政府觉得中国的经济过热。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太依赖出口和投资,内需就不够,由于出口增长得很快,加上很多公司在固定资产方面大量地投资,可能会造成经济泡沫,所以中央是在压制房地产的发展。现在中国房地产有一部分行为不是运营的行为,有一部分是投资的行为,是资产投放的一种模式。这种发展长远来说,会导致资源错配、浪费。所以中央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要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冷却下来。另外就是,一般在奥运前期,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投资过热的情况,奥运之后就泄气了。所以中央不想出现这个状况,现在先压制你,使你的力气不会完全用出来,不会浪费,等到奥运会之后就可以慢慢戍守,其发展又再蓬勃起来。所以现在是调控。中国的调控为什么比一般西方的民主国家成功?当然中国有时候也有不成功,但现在成功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一党专政,但是其好处就是政党没有任期限制。像美国、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是有任期限制的,五年就是五年,四年就是四年,到期就要交给下一任了。有任期的政党是自己在任的期间就拼命地用钱,拼命地把自己政绩做好,因为任期之后就不是他自己的事了。好像自己做总统已经第二任了,他就在自己做总统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事都做得漂漂亮亮了,以后就不用管了。但中国的政党不是这样子的,以后不可以不管,中国的政党是以后还要管的,有什么事还是要其自己承担的。奥运会之后不是另外一个政党管的,要从长远的目标和责任出发作出一定的安排,因为总是要政党自己承担的,所以它才会把这种经济过热的情况想办法压制下去。所以现在调控启动的原因,以前是投资过度,有一些房子建出来,根本没有人用的,租又租不出去,现在楼价在升,就有问题了。现在房价涨了,无论是做什么都有问题,所以国家就不想你的砖头、钢铁、农田都拿去做别墅,在此情况下当然要做调整了。所以在这种中央做了判断之后,就采取了行动,如何使这个行动有效,最重要的是要使楼价无法上升,楼价掉下来了,中央才有调控的能力,如果其措施无法使楼价掉下来,那钱还会流进去,浪费还会继续。今年成功的原因就是使交投量跌了差不多到一半以上,如深圳掉了六七成,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也受到了影响。05年只是上海、宁波、杭州等长三角受影响,07年是全国上下大小都受影响,因为是中央从金融方面去管的,银行有一个贷款定额,贷完了就要停。没钱去贷款,开发商没有机会去发展,以前个人有结余,企业有结余,但很多都是银行的资金,银行的资金能够流进房地产的,房价就下降了。掉下了就是连锁反应,钱逃跑了,价钱就已经不会再上去了。我觉得现在已经是拐点了。
《观点》:您觉得应该是拐点了?
施永青:是的。除非中央的政策又会很快地调整,否则拐点已经形成了。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看社会上的有钱在手的人是否还愿意投资到房地产中去。现在已经掉了20%,已经不能去买了,大家已经持观望的态度了,有人已经觉得面临了拐点的局面。一些大的开发商,反应快的,好像万科,就做了判断,采取行动了,你们不肯减价,我就先把客户抢过来,把房价下降了,但如果减价卖之后,人家没有减价的反而卖得更好。如果他减价之后,他的楼盘还没有完全卖完,其他人又有新的价钱,这就变成了连锁反应了。现在要看新开的盘是否能一下子卖完,现在一些地方特别便宜的还可以,但也不是蜂拥而至的。所以变成了下一个开盘的可能是更低的价钱,现在二手房子的价钱回落了。
《观点》:但现在大家都在观望08年之后的情况了。
施永青:我以为银行在08年会有新的配额。其实现在08年出来的配额是刚刚够07年做的交易,没有成交的都在等,原来的批假已经用完了。银行说第一季度的配额已经用完了,有一部分配额小的银行已经用完了,所以现在钱又不够了。本来我以为第一季度会好一点,现在可能是在第二季度才有好转。有机会让交投量增加一点,我相信现在要试一下价格底部在什么地方,就是价格要跌到什么水平才能引起足够的购买力出来消化以前的供应量。如果每一次降价都吸引了一定的购买力,还要看吸引出来的买家是否可以消化现在的生产量。如果每一次降价都吸引了一批的买家,但这批人比你生产出来的单位量要小,你就要看开发商货尾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如果货尾在增加,表示新的买家还不能够消化现有的供应量,那价格还会跌下去,因为需要更低的价钱吸引更多的买家。如果吸引出来的新买家供应量要大了,那价钱才会上去。
·慈善背后的C面施永青 08/03/14
·香港楼市:2008年将一枝独秀 08/03/12
·施永青:已经是拐点了 08/02/17
·专访黎明楷:中介之困 08/01/24
·观点一周评述:调控节奏混乱下的中介 08/01/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