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末,市场传出消息,施永青打算隐退,但用施永青自己的说法,是退出而不是退休。施永青说,退出后他希望自己能够多看一些书,多做一些非商业性质的活动。而接替施永青主掌中原的,恰恰是负责发展中原内地业务的黎明楷。
也许黎明楷本身就是施永青抛入大陆而成长起来的。
我们有幸能在施永青先生退出中原前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此次采访让我们发现了施永青先生自身的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的历程。也许我们能从施永青自身对企业管理、对房地产发展的理解及其思想体系中,获得一些感悟。
以下是《观点》对施永青先生的专访。
《观点》:60年代您是党中央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经常参加左派活动,那时候您的活动主要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施永青:我是60年代中的时候参加中共在香港的活动的。1965年,当时文化大革命其实还没有开始。但我的思想已经开始左倾偏向马克思主义了。开始的时候是在学校里面搞学生运动,组织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中学毕业之后,我就在工人夜校教书,一方面教书,另外一方面就是唤起工人的觉悟,组织起来去争取工人阶级的权益。这个工作做了差不多8年时间,我们的这个左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左派。
但到了1976年“天安门事件”,我反对四人帮,通过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对于四人帮的路线表示不满,所以就离开了左派组织。
《观点》:那个时候香港的左派组织还是支持四人帮的?
施永青:嗯,当时党中央基本上是给四人帮控制的,我们的左派组织,是听中央的。但76年的时候我觉得当时他们镇压学生,所以我不认同。但离开了之后,思想基本上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所以又接触了香港的另外一个左派组织,这个左派组织就是“第四国际”,这是托派的。
《观点》:是这个时候认识梁国雄的吧?
施永青:对,梁国雄当时就是香港“第四国际”的成员。当时也参与了香港的一些政治运动,主要的是叫“珍惜学生运动”。当时有一间天主教学校里面的教师、学生,发现校长把政府给他教育的经费拿去做宗教活动了。这等于偷了学生跟教师的钱,因为这些钱是政府给学生和教师的,是拿来帮教育的。所以揭发这个事件的时候就出现了罢工、罢课,我们就去组织学生、教师、校工一起抗议。后来学校给港英政府关闭了。
这个时候的活动是跟梁国雄他们的托派组织一起搞的,但我是没有真正加入他们的组织,就是在他们组织旁边做一个支持者!当然,那个时候因为我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有时候也替他们搞一些讲课、宣传的工作。
《观点》:但认识梁国雄的时候您已经离开了夜校,然后开始打工了吧?
施永青:那是在1976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开始在一些商业机构打工,原来虽然说教书,但是工资很低,都是干革命的。这个时候的白天你不可能不工作,你要吃饭的嘛!所以就在一个商业机构打工。
《观点》: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很奇怪,您既参与工人运动,怎么又会愿意自己被资本家剥削呢?
施永青:你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你不能够脱离社会的环境,你要生活你就要去打工,你不能够不被资本家剥削的,不是剥削人家,就是被人家剥削,你没有选择的机会的。
《观点》:我看到您曾经有一段话:当您为公司做了更多的贡献的时候,就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这个与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观念似乎有点差异。
施永青: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的。按需分配只是一个理想,根本从来没有出现过。现在社会上好象什么时候都有一些创新、科学的突破,不可能一下子就普及,还有一些新的医疗方法,医院的设备,也不可能全民都可以用!刚开始的时候生产量有限,价值又很高,怎么按需分配呢?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拥有。
市场经济基本上是用钱来分配。所以觉得我的贡献多,我就应该获得更多的钱,因此就可以用钱去获得到更多资源。所以报酬的分配就应该按照你对这个业务的贡献来分配!其实,这种感觉是所有参与劳动的人都自己会衡量的。一个是自己衡量的,一个是整个机构衡量的。有这种想法是自然的,反而以前的按需分配我觉得是无厘头,不实际的,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满足所有人的。
《观点》:但1978年的时候您开始经商,自己做了资本家,而且您78年做中原好像刚好赶上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房地产高峰。这五年的发展机遇,中原是不是发展得特别快?
施永青:我们刚起步的时候没有钱。我跟我的伙伴每人才出了5000元,所以起步点比较低,还没有剥削别人,谈不上是资本家。当时我们先要节约资本,所以我们还是比较保守的。
我当时的看法,这个楼市这么兴旺,但这个时候挣的钱,你不知道是自己真本事还是运气好。夏虫不可以语冰,所以我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你还要经过衰退,你才站得住,你才有资格去扩充,否则的话,你扩充得太厉害,楼市好的时候你去扩充,楼市不好你就倒闭了。
房地产高峰都是差不多的,开始的时候是需求带动,需求带动就经济好,售楼增加,售楼增加之后就想改善生活,拥有自己的资产,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是所有人都想的。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就去买房子了,买好一点的,新一点的,大一点的房子,这个需求就增加了。
因为房地产的特色就是生产期很长的,这个房子不可能需求一增加,供应就马上起来的。所以房地产价格一定有几年时间是拼命地升,因为你供应没法赶上来!你不像其它的商品,一两个星期就可以生产很多出来,可以随时调整供需,但房地产不一样,所以就会有一个价格上涨区间。
在这个时间里,价钱升了之后,又吸引投资者加入,本来是自住带动的价格上涨,结果大家发现有钱赚了,投资者、投机者就都来了,一下子使市场的需求大了很多。这里面不但有自住的需求,还有投资的需求,当然也有投机的需求。
·慈善背后的C面施永青 08/03/14
·香港楼市:2008年将一枝独秀 08/03/12
·施永青:已经是拐点了 08/02/17
·专访黎明楷:中介之困 08/01/24
·观点一周评述:调控节奏混乱下的中介 08/01/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