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与震荡
已经连续五个月没有再涉足土地市场的金地地产,则自2006年便开始尝试新的融资途径。2006年8月,金地公告与荷兰ING集团旗下的ING房地产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拟与ING房地产设立并管理的ING基金合作开发金地天津格林世界项目。
根据双方约定,合作涉及土地面积约26.6万平米,ING基金将共投资约1.88亿元,其中1.37亿元用于收购金地天津51%的股权。转让完成后,金地天津变更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ING基金将拥有金地天津48%的利润分配权,金地集团拥有52%的利润分配权。然而,这一合作在2007年9月新一轮调控到来时,因未获天津主管部门审批而中止。
2008年2月21日,金地集团再次宣布与UBS(瑞银)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房地产投资合伙企业,双方各出资50%设立投资管理公司,金地集团在境内以相当于1000万美元的等值人民币出资。合资公司将筹集2亿-3亿美金,用于地产开发。
据瑞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大中华区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瑞银与金地接洽始自一年半前,双方共设投资公司的自主资金投入很少。这个公司只是一个融资平台,由瑞银利用海外融资的优势,吸纳资金,帮助金地开发项目。”
这位消息人士称,“通过这个合作,金地得到了一个融资平台,瑞银进入地产开发。这一合作模式将以金地为导向,由其选定项目投资,合资公司追加相同投资额度,在项目中各获取50%的收益。”
对此,一位地产资深人士评论指出,“这种合作模式本质上是一个基金。金地不必受让股权,但是,会受让项目的一部分收益。”他认为,地产商在融资渠道畅通时一般不愿这么做,但在现在的境况下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也是外资投资地产业的一个新途径。
另一位分析人士则认为,该融资模式,同样无法绕过结汇这道闸门。“政策明令向项目公司注资,只能采取追加注册资本金的形式,每一项大额注资都要经过商务部审批。”
对于很多地产商,目前遭遇的融资困难是多年未见的窘境。“即使不是一个拐点,也是一次震荡。未来一年,信贷政策可能将持续紧缩中。”伟业顾问董事金勇认为。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最近一次公开讲话中已表示,今年将延续紧缩的信贷政策。
但是仍有分析人士对未来几个月的融资环境相对乐观。华兴资本CEO包凡即认为:“在次级债风波的影响下,政府对经济衰退的忧虑将大过对投资过热的担心,信贷在持续紧缩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放开。”更有地产人士认为这可能成为大地产商以低价吸纳地产项目的契机,并由此引发行业并购。
但这种乐观很难让人信服,因为只有手中握有现金的地产商,才能在这场震荡中获益——“但大多数地产商,手中都没有钱”。对于平均负债率达70%左右,囤积大量土地的内资地产企业而言,融资困局越久,矛盾越突出。
进入2月,房地产成交量继续低迷态势,北京推出的六个住宅项目689套住宅中,仅有84套住宅签约,签约率仅为12%。其中,更有四个项目销售签约量为零。
·信贷新政下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08/03/05
·招商地产80亿再融资候批 或重启地产“圈钱潮” 08/03/05
·地产商融资成本水涨船高 08/03/05
·今年首个房产股权投资信托计划亮相 08/03/05
·“拐点”的机遇 08/03/0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