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邮轮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邮轮被称为“无目的地的目的地”、“移动的微型城镇”、“海上流动度假村”、“港口都市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而邮轮产业更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与此同时,全世界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目前,美国的游艇经济产值达250亿美元,香港为40亿港元。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的建成通航,掀开了三亚发展邮轮经济的崭新篇章;与此同时,我市一些新的建设项目都包括了游艇码头,准备启动游艇经济。我们将刊发一组关于国内外邮轮游艇经济的报道,帮助广大读者提高对邮轮游艇经济的认识,增强发展邮轮游艇经济的紧迫感,促进三亚邮轮游艇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最为稳健与迅猛、发展潜力大的一项高端旅游项目,近10年来,一直保持着8%-9%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其中,2004年,全球邮轮接待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增长速度达到10%-11%。
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邮轮的原型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区转型。经过40多年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邮轮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她以大型豪华海上游船为运载依托,以跨国旅行为核心,以众多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以开展航线经营为手段,从而构成了旅游市场中的高端产品。
现代邮轮正朝着大型化和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邮轮平均吨位由1990年的1.8万吨发展到2004年的4.2万吨,平均床位也由1990年的671张发展到2004年的1112张,载客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邮轮上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各类休闲、度假、娱乐设施和豪华的餐饮、住宿设施,能够全方位地满足各类高水平消费的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2003年初,全球共有各类邮轮265艘,客位总数248857个,实际航行的仅为223艘,实际载客1030万人次,人均消费平均为1500美元。
世界邮轮主要航行区域有加勒比海、地中海、东南亚、阿拉斯加和西北欧等地区。邮轮游客来源以美国为主,占总数的60%,欧洲占25%,亚洲占10%。
邮轮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功能齐备的基础设施。
游艇经济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从游艇制造到游艇俱乐部的服务,再到与游艇相关的度假休闲及各种商务活动,包括游艇驾照培训与考核、专用码头建设、游艇维修、俱乐部建设和管理、零配件制造、内部环境装修、专业保险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日趋成熟的国际邮轮传统市场将开发重点转向我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使得我国邮轮经济不断升温。上世纪80年代,国际邮轮首次停靠中国港口,近几年来,挂靠中国港口的国际邮轮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2005年,共有38艘各类国际邮轮抵达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海口、深圳、三亚等港口。今年,将有70多艘国际邮轮挂靠我国沿海各大港口。
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发挥三亚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利用好我市自身诸多的优越条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发展好邮轮经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共同思考的课题。
·京城房企再现股权频繁转让 或为实现资金回笼 08/11/19
·陆志远简介 08/11/18
·江泽林简介 08/11/18
·全球市场观察:经济紧缩,房地产市场步履蹒跚 08/11/13
·重庆英利上市破局 新加坡10月借壳成功 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