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一批新兴产业才能实现。
近几年来,倚靠资源驱动和投资拉动,三亚市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GDP及地方财政收入连续7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是以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龙头的三亚经济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带有很大的脆弱性。由于缺乏工业文明的熏陶,三亚经济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底蕴不足,资源利用率亟待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市综合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偏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实现三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在三亚,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以及得益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农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对农村土地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养殖业下海、种植业上山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所以,无论从满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要求和欲望出发,还是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三亚都必须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和风景资源良好的旅游城市,三亚的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这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外来购房者难以就业或自己创业,严重影响了他们在三亚的长期居留,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以至很多高档住宅区到了晚上基本上是一片黑暗。如何留住外来购房者,扩大本地市场有效需求,将是三亚未来几年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考验。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压力下,三亚急需调整产业结构。为了优化三亚的产业结构,三亚市委市政府曾于2003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的决定》,并制定了扶持新型工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三亚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三亚这几年引进的工业企业在经济效益、税收缴纳、安置就业等方面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和产品档次低、品位差、市场空间狭窄等老问题依然没有改变,具备核心竞争力优势或成长性令人乐观的企业尚未显现。可以说,三亚的工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三亚工业基础几近空白,严重缺乏传统工业发展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储备,再加上远离原料市场、消费市场,指望工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会有大的发展显然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三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来支撑,三亚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一批新兴产业才能实现。必须开拓思路,更广泛地理解新型产业的内涵,引入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
实现三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拓宽新兴产业内涵。要结合三亚“一市两都三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利用三亚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区域性研发中心、大企业研发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生物制药、海洋资源研发企业;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如多媒体、动漫设计,计算机软件设计,影视制作,工艺品、时装设计等等),努力充实、完善三亚新兴产业基础;千方百计提升现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要制定更优惠的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信贷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政策,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要创新开发模式,将产业基地建设与城市新区建设结合起来,在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实行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改革试点,将被基地建设征用土地上的农民整体转化为城市居民,一方面解决开发建设用地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京城房企再现股权频繁转让 或为实现资金回笼 08/11/19
·陆志远简介 08/11/18
·江泽林简介 08/11/18
·全球市场观察:经济紧缩,房地产市场步履蹒跚 08/11/13
·重庆英利上市破局 新加坡10月借壳成功 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