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启动历程回顾
2012年12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由此,上海综合保税区,即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成为上海申请自由贸易区的组成部分。
今年3月28日至29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进行就任后首次基层考察。期间,李克强鼓励、支持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草案)》。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海通证券-房地产行业:自贸区首单政策红利,重申这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