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介绍,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观点网讯:2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介绍,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除了经济总量的大跨越,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也持续升级,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3年的4.6∶27.7∶67.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产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六成,河北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三地三产比重较2013年分别提高5.3个、8.6个和11.4个百分点。
还有新兴经济快速发展。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66.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9%,提高7.7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7%,较2014年提高1.4个百分点;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4%,比2013年提高9.6个百分点。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较2019年三地均增长20%以上。
此外,北京市统计局在相关报告中指出,京津冀地区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首都圈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构成。
其中,“通勤圈”指环京交界地区,提升同城化效应,与北京的东部、南部等地区融合发展;“功能圈”主要指北京与天津和河北雄安新区,通过功能互补,加强联动发展,共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产业圈”是指发挥好京津冀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共同做大产业增量。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