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平:如何破解园区运营 | 2023大湾区产业论坛演讲

观点网

2023-12-12 14:49

  • 产业运营做得好不好,用有没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衡量。为什么租金这么高,入住率还这么高?这是市场化选择的,是运营在里面发挥了作用。

    本文为张一平先生在2023大湾区产业论坛“全体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张一平(中集产城党支部书记、产业研究院院长):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观点机构邀请我来给大家作一个交流。大家知道我以前更多的是在房地产的场合出现,最近几年因为涉足了产城融合,所以在园区领域跟大家交流的机会也更多一些。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园区运营要点和产城融合破局”。

    大家知道做园区招商难,但是我觉得运营更难,招商和运营有非常大的关联。我会介绍一个我们从2018年到现在精耕细作的园区,规模不大,总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现在出租率是95%,主要以卫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建筑科技类企业为主。

    我所在的平台是中集集团,对于我们集团我就不作过多介绍,重点从三个方面把运营的事情讲清楚。

    中集产城中集集团的二级平台,从2003年到今年正好是发展了20年,这20年中间,我们前10年是在做传统的房地产,从2013年在东莞松山湖拿了第一块园区土地,当时叫C65,一直到今天转型到产城融合赛道,公司也从原来的中集地产更名为中集产城。目前我们在大湾区和长三角运营的面积大概1000万平方米,重资产占70%,轻资产占30%。

    下面我就从运营的角度就是为谁运营、谁来运营、怎么运营这三个角度跟大家作一个介绍。

    我曾经在园区运营过程中跟一个国企的总裁交流,他问我:张总,你们的园区现在招商做得这么好,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我们从拿地开始就招商。他说,我的同事告诉我,房子还没建好,怎么能招商呢?现在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在拿地的时候就做运营。

    2018年6月份我们拿的这个项目,拿地以后我就在想做什么产业,要什么样的空间,要什么样的配套。现在回过头来讲,那时候已经开始在做运营,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只是现在复盘的时候,总结这是一个运营的思维。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讲运营比招商还要早。在我的实践中,我觉得有很多客户来,是因为我服务做得好,很多准客户是被我的服务能力打动的。

    所以我们讲运营先于招商,当然这个项目是个命题作文,当时因为和中集集团的智能集装箱和低轨卫星有关联,光明区给我们一块地要做一个低轨卫星产业园。但是在深圳的20+8产业里面,空天产业还是一个未来产业,并不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所以相对来说这个产业是比较难做的。

    上个月的高交会,我们做了一个空天低空科技展,即使到了5年后的今天,这个行业的发展还在初期。我们的空间怎么做,配套怎么规划,实际上都需要有运营的思维。

    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怎么做?谁来做运营?要懂产业的人来做运营,所以要从一个地产人变成一个产业人。以前我是深圳市房地产投资协会的会长,也是深圳市建筑和地产专家库的专家,今天是深圳市卫星物联网协会会长、深圳工信局的专家,我们的团队里面有几个同事都是坚持在研究这个产业。

    从一个局外人深入到产业里面,有什么方法论?我把它提炼出来叫:学、研、投、政、企、协。

    2018年中美关系已经开始紧张,我们这块地是2017年就开始跟光明区政府在谈,勾地的时候,产业导入方面就有要求,要我们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要引入ORBCOMM。拿到这块地之后,美国人已经不跟我们玩了,而且低轨卫星领域也是一个敏感的领域,相当于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个由头没了,但是项目还要继续朝着这个产业定位去做,那怎么办?

    所以我们就发起了一个深圳市卫星物联网协会,2018年11月份发起,成立一个协会,发起单位、会员企业都有要求,符合条件才能被民政局通过。当时我们没有那么多会员,就成立了联盟,这个协会是在2020年9月份正式成立的,跟一些院士、院校和研究机构打交道。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做了5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抓研发。我们跟北邮、先进院、哈军工进行协同,他们也是我们的会员企业;第二是立标准,我们跟深职院建立一些卫星通信领域的标准;第三是促应用;第四是搭平台,我们现在正在组建一个卫星应用中心,跟北邮、国家星网合作;第五是建配套,我们提供园区的配套,除了光明的园区,在20+8的产业集群出来以后,宝安就是空天产业的集聚区,所以把主阵地又从光明挪到了宝安。

    目前在光明的园区,跟卫星和卫星应用相关的企业不多,大概只有1/3。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这个产业还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发展阶段,虽然吵吵得比较厉害,但是这方面的龙头企业并不多。

    第二个是我们在宝安航城街道的孔天产业园,完全是以空天为主的。大家知道中集海工做海上发射,我们有运载的能力,还有微秒控制、捷泰普科技、华力创通进入。

    华为手机卫星直联,其中一颗芯片就是华力创通提供的。

    如何运营?实际上就是打造一套赋能产业的C+运营体系。这是中集产城今年成立20周年正式发布的,我们从基础保障、空间运营到企业赋能,覆盖了三大类、七个子类,超过100项服务。

    在基础保障方面,第一块就是物业服务,包括维保、设备、能源管理。我们在光明有一个中集行政公寓,光明的生态环境很好,但是商业配套不足。园区的配套出来以后,成为了光明的一个比较好的商务接待点,我们这里有长租公寓、短租公寓,还有会议中心,在前海也有企业家交流中心,这些配套是园区必须有的。

    在企业赋能方面,我们组建了自己的一些产业的IP,做了一些省级、国家级的公共服务中心,也有我们自己的孵化器。

    另外就是资本方面,产业和资本怎么连接,我们依托中集资本以及外部资本,按照产业来做一些科技创投。这方面星河、金地威新做得比我们更好,他们在股权投资、产业投资方面都做得很好,我们才刚刚起步。

    运营做得好不好,用什么东西来评价?有没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光明的园区曾经有一个领导跟我说,你为什么把租金搞得这么高?我说这是市场化选择的,你应该问我为什么租金这么高,入住率还这么高?这就是我们的运营在里面发挥了作用。

    撰文:张一平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