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演讲 | 李小加:金融创新 滴灌通为什么?怎么做?

观点网

2022-11-02 15:01

  • “我们为什么认为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就是把资本深入到毛细血管的摸索,这是我们小微经济体高度数字化完成以后一切都有可能。”

    李小加(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谢谢大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观点商业年会,非常高兴,虽然不能够到现场,希望也能够通过这样的连线方式,跟大家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和友谊。

    我尽管不是商业地产,但是我们做的事情和商业地产将来会息息相关。我们是滴灌通集团,我从港交所退休以后创立了这个新型的发展模式。

    这主要是认为中国今天的数字化高度普及,特别是在消费经济里面的高度普及,使得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济体已经率先实现了无现金社会,在无现金社会里面最大的机会,而且是目前没有充分完成利用的,就是金融世界的彻底改造和颠覆。

    一旦进入无现金社会,我们金融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做,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希望用以色列的滴灌,在一个缺水的环境中,如果可以精准的把资金滴精准的滴灌到小微企业里面,中国有7千多万家小微企业,有差不多将近20%的连锁率,差不多有1400万家连锁小店,这些小店将来一定是能够弯道超车,成为今后资本市场的主力,尽管现在和资金相距太远。

    去年4个月,我们投了第一家小店,到了今年的第一季度,3个月投了一百家,4到8月已经投了900家,我们现在已经投了1400家小店,遍布在一百个连锁企业里面,大部分在商业地产里面。我们现在每个月可以投放500家,明年四五月会达到一千家,我们的理想是能够在5到10年内做到一百万家,现在每一家的投资额差不多在40万人民币之上。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到底能怎么做?我们什么形式,和商业地产是什么关系?我分三个方面和大家介绍。

    我们为什么认为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就是把资本深入到毛细血管的摸索,这是我们小微经济体高度数字化完成以后一切都有可能。

    以前传统金融都是集中在上市公司,全世界只有15000多家上市公司,真正交易量有一定数字的只有几千家,全世界上百万亿级的资本都是在交易这几千个标的,这完全是一种不合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今天的中国,将来一定可以颠覆。

    今天中国的小店收入端已经完全透明了,收入端有一系列的数字化系统,让你的分账成为可能,一旦分账成为可能的时候,如果能够在分账端把投资的钱也在小店拿到收入之前就分掉,那我们的金融完全就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新型塑造。

    所以说,我们滴灌通就是首创了一个新型的资产类别,非股非债,我们叫做每日收入分成,英文叫做DIC,一个是每日收钱,第二,直接从收入中间做一个比例收钱,第三,是个简单的合同,既不是借债放贷,也不是做股东,是个每日按照收入的比例分成,然后这个分成的比例又是一个变化的比例,开始在我们本金收回之前的比例,在本金收回以后换一个更低的比例。

    至于说这个低的比例是低到什么位置,这是根据你回本的周期,回本周期越短就掉的越陡,总而言之,我们的基本估算,一般开一个小店一块钱,在这个小店的生命周期中可以赚4块钱,我们作为资本方,我们赚1.5块左右,血汗资本的小店赚2.5左右,我们1块钱如果回来很快,我们就赚1.3;如果慢的话,就是赚1.7,万变不离其宗,这不是债,因为小店如果有任何问题,钱不用还的,又不是股,因为我们不占小店的股权,我们就是这种新型的模式。

    这种模式我们数字化已经完成,每天收钱是完全可以的,这样我们这个合同都是在数字化中间自动执行的,小店每天就开店,我的钱是每天直接从数字化的分账体系里面分出来的,小店任何原因,比如前一段时间上海封城,就一分钱不用付,如果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家里老人生病了,小店关门了,这个钱就一笔勾销了,这样的非股非债,我们认为是一个新型的,对小店经济最适合的。

    大家可能会问,你这个钱比债还落后,比股又不能一辈子占下去,谁会干这个事情呢?这里面恰恰就是大家理解每日复合增长的神秘魔法,每天收钱,就意味着我们每天在一个小店里面的投资风险都在递减,每天都在退出,同时每天收回来的钱又可以进行再投资,这样每个小店给我们的回报就是十几的回报,但是我们每天回来以后又在别的小店上再产生一部分的收入,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投资者可以享受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但是这个投资回报不是从小店里面,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只有在中国可以做。我们已经完全推开了。

    大家可能下一个问题是你们怎么可能做那么大?怎么可能做那么快?你们的工作怎么能够做尽职调查?这里面就有我们一个重大的模式,叫做顺藤摸瓜。

    我们不是直接现在投街边的夫妻老婆店,现在首先投的都是在任何一个连锁店里面的已经开的店,开新店的时候来拿我们的资本,把现有的老店的收入给我们,我们实际上是帮他做了老店现金收入的应收款的融资,他可以集中精力不断开新店。

    因为任何一个连锁店要成功都需要把五件事搞定,品牌、管控体系,每个地方的租约,还有创业者的店长搞定,这些搞定了,这个藤就有存在的必要。

    中国和其他连锁店最大的不同,中国的连锁店数量极大,上万,甚至接近十万,但是每个小店的店数和国外不好比,国外店很少有中小或者微型的店,我们中国的藤很多,服务类别很多,一个餐饮就不知道有多少个品类,我们投1400家店,已经投到了150个品类里面,一个餐厅里面就有几十个品类。这样我们顺藤摸瓜,在一个藤做好的情况下,我们才给他钱让他开。

    今年为什么滴灌通是金融界唯一的逆势而上,今年几乎是指数般的增长,就是因为我们的模式,只有开店的人,只有开店的连锁店才会拿我们钱,因为我们每天赚你的钱,如果你不拿这个钱开店,我这个钱很贵,如果你开店,我这个钱是世界上没有的,所有的藤,所有的连锁店,最终的主题就是开店开店再开店,因为店开的多了,才能把已经沉没的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这个藤要长,开店的需求是永恒的。因此我们永远给中国的藤,中国的品牌商,连锁店开店,因为这个开店的钱才是真正让小店成功的。任何街边的夫妻老婆店都不具投资的可能性,因为风险对他们影响太大了,他们都不经风险了。中国的小店必须要经过一个类似于连锁化的标准化,一个管理的质量和整体的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所以说,连锁化是必然,我们所有的藤,解决藤开店的钱,就使得所有的藤充分的茁壮成长。回过头说,和商业地产有什么关系,和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特别是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的非最中心地段,有太多的地产商,他们规模没有大到像万达这样,有非常专业的招商团队,但是他们有大量的临街铺面,这些铺面如果没有很好的品牌进入,没有很好的可以互相促进的品牌,这样他很难把租金做起来,很难把人流做起来,很难做出来一个真正的生态体系。

    我们现在第一步是顺藤摸瓜,这个顺腾是连锁店,上面已经有几十个店了,我们给他钱再继续开,我们利用他已经完成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在上面把我们的系统加上去。但是真正到最后,我们认为我们下面要做的大事,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前一段时间和印力已经签署了战略协议,我们要做线藤,从线藤向面藤转移,就是我们商业地产,太多这样中小型地区的商业地产怎么能够系统性的把品牌做起来,把人流做起来,我们可以让小店在这种当地拿到最好的租约,也给商场带来足够的人流。

    我们数字化的控制手段,现在只能找线藤,在他们拿走钱的网关上加一个我们的网关。我们把当地的商业地产组织起来,把和我们全面合作的各种SAAS公司、软件公司,结合起来,给这些商业地产装上藤,装上数字化的可以在收入端进行分成的所有网关,加起来,使得谁要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开店,必须把所有的支付体系放在当地的商场每一个小店里面的网关上,如果把SAAS公司和商业地产公司合在一起,在每个小店里面装一个聚合支付体系,使得投资者可以每天从小店里面。

    经过这样的面藤上的网关收钱,我们就可以颠覆新的商场招商模式,就可以把我们已经投过的大量品牌,经过我们数据的分析,哪些品牌在什么位置上,和什么结合可以产生最好的人流,实现综合的效益,谁要是在那个地方开店,用那个网关收钱,滴灌通就直接付开店的资本投入,这样使得我们很多的创业者,尽管今天还不是一个连锁店,但是在当地,是个很好的创业者,我们又能够把很好的品牌引进来,在这样很好的位置上,有一个很好的租约,这样综合在一起,我们等于用数据做指引,用资本做纽带,把一个一个小店直接投在各个商业地产中间。

    我们所谓的面藤上,这样我们甚至可以在每年年初,把商业地产的全年租金,在市场上融资,融资完了以后靠每天收钱,把融资的钱拿到,这样商业地产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品牌,以最佳的效率集中起来,同时又因为有了这样的产业资本,可以直接投小店,来钱最难的是开店的钱,因为开店的钱是一次就没有了,要么是定金,要么是装修,四五年以后小店又要换了,又是新的周期开始了,这个钱是最难融的,我们如果有这样片藤的安排和合作,形成一个很好的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这个事情就完全可以加以解决。

    所以说,我们把线藤可以做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小店,劳动创业者,能够在他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本地的商业地产商支持之下,在SAAS公司的赋能之下,同时又可以让所有的品牌在一个地方找到一个好的租约。

    我们滴灌通之所以可以投进去,因为地产商已经做好了片藤的控制,我们就把所有的开小店最主要的利益攸关者,品牌方、供应链、SAAS、ERP管控,当地的房东,和劳动创业者,劳动创业者是当地最好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加盟,加盟商不仅出钱,而且小店最好是自己管,但是我们有钱的人不想干活,想干活的人没有钱,我们如果可以把这几个利益攸关者结合在一起,我们出钱,这样就找那种真正在当地能干活的,只有钱开一个店,我们争取给他钱开三四个店,把全家老少动员起来,创造力就会无穷,同时又可以持续的在一个地方产生价值。

    商业地产在这个里面是骨头,是撑起了所有的商业,但是这里面血管就是各种各样的供应链,这里面的神经网络就是各种各样的管控系统,特别是我们每天可以抓钱的系统,有了这个,我们血管在这个骨骼的支撑之下,神经网络的控制之下,资本就可以进入,走进血管,走进实体经济的深处,把每个地方的肌肉群都做起来,真正的创造一种新的,对劳动创业者有利的,共同富裕的,但同时又是属于振兴当地经济的,让我们的房地产最核心的基础实施,真正起到骨骼的作用,撑起当地的生态发展。谢谢大家。

    撰文:李小加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