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物业价值,成了存量时代新的课题,很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叶世源(万物梁行首席执行官):大家好,我是万物梁行的叶世源,其实和大家都不陌生,我是第三年参加这个年会,而且今天特别荣幸我是第一位出来跟大家分享。
特别兴奋,坦白说,是我今年现场参加的第一个会,观点在这方面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而且现场有很多的同行和朋友,媒体的朋友,对我们房地产领域的支持,感到非常兴奋。
首先我认为,双碳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主题。双碳战略之下,我们发现出现了一些进化、迭代。统计了最近一年媒体报道下的一些高频词汇,很多都跟这个行业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从几个媒体的热词引入今天的分享。
首先从2020年开始,“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讨论的第一个热词。建筑行业一直是碳排放的大户,根据我们的统计,2019年全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几乎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其中尤其是商业建筑,它的碳排放强度几乎是住宅的2倍。另外,建筑在运营阶段的碳排放占比也是接近了一半,几乎是占了全生命周期的一半。我们认为,商业建筑的节能减排对“碳达峰、碳中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个热词是存量时代,大家知道房地产行业从大开发到了存量时代,这个已经是业界的共识,也是今天大会的主题。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些数据,今年1月份到5月份,全国开发的投资额同比下降了8%,大家应该不觉得奇怪。开工面积下降了接近30%,相反销售面积增长了,增长11.5%,商业地产出现大宗交易的原因大家清楚,是部分商业企业要舒缓资金压力,选择了出售,尤其是优质物业资产。
我们现在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物业价值,成了存量时代新的课题,很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第三个词是新经济,最近几年国外国内的形势都变得非常复杂,所以很多行业都受到冲击,我相信大家知道的,尤其是在教育旅游板块,很多行业在这方面的板块都不容易。
反过来,有一些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势头,比方说互联网行业、TMT、大健康。所以我们看看这个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租赁行业当中最大的是商务服务业,占了50%,其次是TMT行业、互联网行业,可以看到,最近一年一些知名的互联网行业拿地案例,比如京东在北京深圳上海等都有成交。
因此,尤其是在TMT行业为主的新型行业,他们的扩张比较高,对办公的需求和以往很不一样,有更多更精细的需求。
总结完这三个词,我们看一下商企服务的新思路,传统服务从物业管理到物业运营主要是思维的转变,物业服务的逻辑应该是从管理思维转化为经营思维。
从物业的空间管理,包括一些特色服务,都融为一体,从而满足客户对空间环境、节能绿色包括投资回报等的需求,从而提升物业项目的美誉度,同时也实现增值保值,实现客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商企空间服务对象很多,我们怎么围绕这些不同的主体需求进化升级我们的服务?将客户分为三块,一个是A端,是Asset holder,他们更关注出租率以及资产价值、市场回报;B端客户很关注降本增效;C端对于空间环境和服务体验的需求更高,包括空间是否舒适,环境是否健康等等。
为了实现资产的可持续运营,包括服务的体验提升,我们提出低碳物业管理。
刚才我们提到A端客户,也就是物业资产的所有者,他们对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需求是一直在的。建筑生命的周期很长,必须从前置资产的视角,从物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参与。
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开始导入低碳理念,需要从前期开始介入,帮助客户完善他们的项目设计,提出绿色运营,包括设施设备运维的专业意见,优化空间。
然后是筹备期的费用预算,包括营销的培养,最后才到真正交付以后的长期运营阶段,这里我们来分享我们一个案例。
这是上海万科天空之城,应该是虹桥商务区的第一个TOD项目,今年4月份已经开始启动服务,提供很多报告,为这个项目的绿色运营打好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这个项目体量不小,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也非常关注成本控制。因此我们采取的一个举措是建议项目采取移峰填谷模式,就是用平谷时期的时间完成冷冻制冰,用这个电量的释放,在不影响整体体验之下,也可以做到降本提效,最终我们也帮助这个项目获得了金级验证。
在这里我们提一下绿债,我们在绿色建筑的绿债领域有非常非常大的发展空间。2021年,绿色建筑包括可持续建筑已经纳入绿债的支持范围,我们关注到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绿色证券逐渐对绿色进行倾斜。
绿色CMBS期限长,利率低,资金使用灵活,不单单受到政策的支持,在市场也非常受到追捧。
下面说说B端客户,当前B端的客户降本增效的需求非常迫切,B端客户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不同业态的商企空间项目都有减碳可能性,比如说产业园区,构建低碳的产业园区是贯穿了园区全生命周期,在设计、建设的阶段,物业就应该提前介入,输入低碳运行的理念,在运营阶段我们就要引进这个智能化的平台,搭建综合的能源管理系统,在保证园区安全的前提下低碳运行。
低碳管理也需要贯穿高新技术的设施运维,我们知道空调、照明和安防系统都是能耗大户,在日常的运行当中,这里面有很大的减碳空间。
B端的做法是通过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大数据的监测,高能耗设备的改造等等,实现节能降耗。物业侧是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者,也是能源管理和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把最后一公里把握好,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能耗管理,从而节能降耗。
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80%客户都有能源管理的服务需求,这些需求具体来说就是项目绿色节能改造,从而发现可以优化的能耗大户,针对性提出整改的专业方案。
其实大家都知道,2021年开始,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在期货市场当中,2023年的交付电力价格大涨,大部分商业项目的购电成本不断上涨,因此需要通过物业低碳化以降低这个方面的影响。
下面是C端客户,这里的关键是他们对空间环境和服务体验的需求更高。
当下,Z世代已经是职场的新军,他们身上有很多鲜明的特点,比如996,加班熬夜很常见,他们因为长时间的加班熬夜,需求是健康舒适的环境,希望被看到、被重视。
从需求的金字塔包括影响办公的体验维度来看,我们觉得首先要满足Z世代员工对空气质量包括身边环境的需求。
顺着这个思路,基于WELL的理念,我们对空间环境进行了一些改善举措。简单说,在全国不同的职场,我们服务团队,对环境温度每个小时都测一次,确保温度的舒适度,定期不断调整温度,并且加强,保证定期对新风设备进行清洗,可以做到又健康又节能。
同时,我们在宣传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从2020年到现在,连续3年都是地球一小时主办方的官方合作推广伙伴。3年当中,我们联合了接近200个项目参加这个活动,从而节约用电超过3万度,减碳超过20吨。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建筑随着组织环境,包括人的发展而自动学习,与人互动,主动响应人的需求,最终实现数联、物联,包括智联,也实现环境、资产和人的和谐统一。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非常感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机会和大家沟通讨论,谢谢各位。
撰文:叶世源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