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月销售合共83亿 佳兆业“不确定”的300亿目标
时间: 2014-06-10 01:36:37    来源: [ 观点网 ]

“佳兆业今年销售会比去年好,至于能不能达标300亿,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跟风险。”

  观点网 年将过半,从各大房企公布的销售业绩来看,目标与现实仍有一段差距,佳兆业也不例外。

  6月8日,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披露2014年5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5月该集团的合约销售额约达人民币21.55亿元,按月及按年分别增加4.5%及4.4%;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8.4万平方米。

  5月其平均售价约为11707元/平方米,按月及按年分别下跌2.3%及上升34.1%。

  今年1-5月期间,佳兆业的合约销售额合共约达83.29亿元,而合约销售面积则为72.5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4.3%及24.2%。期内平均售价约达11473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6.2%。

  按佳兆业主席郭英成在2013全年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2014年佳兆业的目标是300亿元。照此推算,前5个月佳兆业仅完成年目标27.76%。

  深圳销售占比1/2

  对于目前销售情况与预期的差距,相关接近佳兆业的人士透露,“没有说什么预期或者不预期的,只能说现在还是按公司集中二三季度的推货节奏来走,正常按计划在进行。”

  据了解,从单月销售额来看,进入二季度后的佳兆业似乎也逐步进入轨道。今年该公司前三个月的销售额分别为13.4亿元、9.62亿元、18.1亿元,二季度的4、5月份均超过20亿元。

  对此,有熟悉佳兆业的分析师跟观点新媒体表示,佳兆业的推盘时间将聚焦在下半年,三季度尤其是集中在8月9月的时候,所以上半年比较销售较慢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述接近佳兆业人士亦表示,预计佳兆业的销售在第三季度会有所体现,主要的销售来源还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上述人士所言的主要销售来源集中一二线城市,在5月份的销售中,佳兆业于深圳的三个项目业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其中,从观点地产新媒体对深圳市场的初步销售调研数据显示,佳兆业前海广场于5月份的成交金额为6亿元。

  另外,两个位于坂田的佳兆业城市广场和佳兆业悦峰分别成交2.5亿与2.53亿元。按此计算,三项目总计逾11亿元,超过该月21.55亿元销售额的一半。

  事实上,目前佳兆业主要的项目储备也均偏向于一二线城市,尤其是2013年以来公司90%的新增投资都是在一二线城市。

  此前国信证券就有研报指出,其预估2014年佳兆业合约销售能如期达到300亿目标,是基于公司自2011年底重新聚焦于需求较为坚挺的一二线城市的考量。

  还有,未来4年内,公司于深圳仍将推出将近200万平米的旧改项目。而据上述分析师的预估,今年整个旧改项目占业绩比重将会有所提高,或将达20%到30%。

  不确定的300亿

  不过,在深圳项目销售一片飘红的情况下,上述分析师亦指出,佳兆业今年的300亿目标也存在一定压力。

  “首先是市场的影响,其次是佳兆业自身推盘节奏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取决于非深圳项目的销售情况,因为公司在其他需求较弱的区域销售并没有预期想象的好。”

  据了解,除深圳大本营的三个在售项目外,佳兆业在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深圳以外)、环渤海地区、华中地区均有布局。

  “在深圳的几个盘销售比较好,平均售价也都因此有所上升。但是非深圳项目就包含不确定性。”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

  该分析师亦明确强调,“佳兆业今年销售会比去年好,至于能不能达标300亿,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跟风险。”

  事实上,从目前已完成的83.29亿元来看,倘若佳兆业今年想要如期达成目标,接下来的七个月每个月须平均约完成31亿元。

  资料显示,目前佳兆业在已进入的31个城市共拥有92个项目。截至2014年4月30日,集团推售总面积约为61.84万平方米。而在建项目建筑面积约为909万平方米,待发展项目约为1514万平方米。

  在市场下行、业绩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佳兆业在拿地方面也更加谨慎。5月期间公司并没有新获取的土地项目。

  对此,郭英成在此前业绩会上也表态称,“我们会根据今年的销售目标和销售情况来配合我们拿地的步伐,但总的基调是比较稳健,同时也会谨慎。”

  不过,相比于土地市场的低调,其在资本市场上反倒发行了今年的第一笔票据。5月30日,佳兆业发行了2019年到期的4亿美元9.00厘优先票据。

  彼时,佳兆业称,发行票据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经扣除包销折扣及佣金以及其他估计开支)将约为3.91亿美元,拟将用作再融资现有债务、拨资现有及新物业项目及作一般公司用途。

  上述分析师认为,去年佳兆业发债基本是拿来还旧债,而今年去融资是支持资金的需要,用于公司用途及增长。不过,今年来看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有所上升,而此次佳兆业发债的成本比其去年有一定水平的提升。


(发稿:见习编辑 何缘    审校:刘满桃)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