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5月28日,天津新八大里地块中的“七里”迎来出让时刻。与此前的备受瞩目形成落差的是,该地块当天直接由央企背景的中冶置业以底价49.49亿元摘得,折合楼面价14000元/平米。过程简单到索然无味。
据悉,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中冶独资的大型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天津与南京两家分公司,并在北京、石家庄、包头、珠海等多地都有布局,此次夺得“七里”地块,是中冶第一次进入天津中心城区。中冶置业也将根据规划要求,把华北总部设在地块内。
根据规划,七里所在的新八大里将打造成集企业办公、商业休闲、宜居社区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商务区。此前天津业内及地产圈媒体人在接受观点新媒体访问时均提及,新八大里毗邻市政府及多个形象工程,将会着力打造标杆项目。
在此背景下,缺乏商业项目打造及运营经验、曾身陷南京下关地块出让泥潭的中冶置业,再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天津业内甚至直言,对于中冶置业能够做好该项目,“不持很乐观态度”。
底价成交
本应得到更多关注的七里地块,此次出让过程中却显得乏人问津。天津业内指出,因为地块本身限制性条件比较多,背后有很高的运营要求,这样就导致很多开发商离场。
根据土地出让公告,竞买单位需整合企业资源,并将企业华北分部设立于项目宗地中,且须自持办公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三年内不得销售。地块出让面积中住宅和商业的比例约为6:4,而在35.35万平方米的规划建设面积中,商业金融业性质建筑面积则要求不大于19.8万平方米,且限高130米。
另外,为保障该区域商业的品质与运营,在竞买报名时,竞买单位须提供与国际化招商运营团队签订的合作协议。该招商团队应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客户不少于30家,拥有国际一线品牌客户不少于30个。
“开发商来天津大部分还是倾向于做住宅,做商业的太少。”该业内对观点新媒体解释称,“这块地的出让也从侧面印证了天津政府做产业地产的决心,宁可降低短期土地收益(底价成交),也要长期打造区域规划。”
事实上,在该地块挂出之时,市场即有猜测为定制项目,盖因严苛的出让条件似有所指。并且天津土地市场此前已有先例,鲁能绿荫里项目地块就在2013年底以定向方式出让。
而此次一轮报价即成交的过程,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更是坐实了定向之说。
从政府层面来讲,“天津土地市场最大的困境是,来的开发商不少,但都是做住宅的,市场好的时候赚一笔,市场不好的时候直接把钱用到别的地方去了。”因此政府对于央企中冶愿意接收并着力打造商业项目也是乐见其成。
另一方面,“对于中冶来说,这种有大面积自持的项目,将来能成为其融资的筹码,增大了其资源储备向资本储备的转化,毕竟这种项目的估值都不会太低。”
远虑近忧
然而在美好的愿景下,中冶置业的未来也将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在3月份举办的2014土地出让信息发布会上,天津市政府也对前来参会的开发商重点推荐了该“新八大里”区域,称“新八大里”要将连接文化中心、解放南路、天钢柳林三大区域,紧邻海河、复兴河的该区域,分为八里街坊打造成集企业办公、商业休闲、宜居社区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商务区。
显然此刻,天津想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提升城市价值的想法可见一斑。
不过天津业内接受观点新媒体访问的人士坦承,“天津的写字楼市场确实也存在较高风险”。一位在天津的知名房企高层曾对观点新媒体透露,其位于海河岸边项目中的商业部分一直靠住宅养着,“商住倒挂的现象太普遍了。”
这就是央企中冶即将面临的问题。同时,中冶的商业项目打造和运营能力也将备受考验。
“中冶此前项目全部都是住宅,跟产业地产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上述天津业内指出,“中冶的建造能力不用担心,但是运营和销售能力,还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中冶置业上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是两个月前的南京下关项目出售事项。事实上,自2010年拿下该项目1号和3号地块以来,中冶就一直被质疑无力单独开发。
而后,中冶方面针对南京地块公告退出1号地块,由于1、3号地整体开发体量大,且开发周期长,为保证项目投资收益,中冶置业将优先推进3号地开发,并在1号地中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而1号地块恰恰是商办用地。
目前,中冶为成功退出1号地块,已将其分割成十几幅土地转让。早前上海证大即是成功中标其中一块转让地块。
此次转战天津,七里地块的前景似乎也不容乐观。“私下跟我沟通过的天津开发商,对于该项目能够打造成什么样,都没有太大信心。”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的业内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5月28日当天距离七里地块成功出让仅1小时,八大里地块第二里即挂牌。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21.23万平方米,挂牌总价30.79亿元,均价约14503元/平米,与即将于6月5日出让的“四里”地块几乎一致。
因此接下来四里二里的出让情况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毕竟是否有同行一样愿意接手“带刺的玫瑰”,或能说明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