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资大班白纪图辞任 太古地产内地慢生长
作者: 见习编辑 郑鹏     时间: 2014-02-24 18:25:41    来源: [ 观点网 ]

这位老牌英资企业的大班,从踏足太古集团到至今其已经在这个公司度过了近36个春秋。

  观点网 见习编辑 郑鹏 “我们不是特别有野心,但并不软弱。我们也没有想方设法提高股价,在我们看来,如果把份内事情都做好,股价自然会上涨。那些可以使短期绩效看起来非常漂亮的事情,对我们都没有诱惑力。”白纪图曾这样评价太古地产这样的处事风格。

  然而,当白纪图在太古地产的11个年头,则迎来了另一番光景。2月21日,太古地产发布公告称,白纪图先生已辞任董事局主席及常务董事,同时,史乐山先生获委任为常务董事,并获选为董事局主席,接替白纪图先生的职务。

  公告称,上述辞任、委任及选举将于2014年3月14日生效。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份就有爆出白纪图欲离职太古地产。白纪图曾表示,其计划退任太古公司主席及董事、旗下上市公司太古地产及港机工程主席及董事,以及旗下联属上市公司国泰航空主席及董事职务,退任将于2014年3月各公司公布业绩时生效,所有职务将由现任国泰航空行政总裁及太古公司董事史乐山接任。

  英资大班白纪图

  事实上,这位老牌英资企业的大班,从踏足太古集团到至今其已经在这个公司度过了近36个春秋。

  据悉,白纪图与太古集团首次结缘始于1978年,彼时,中国的社会正在发生20世纪第三次历史剧变。

  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白纪图曾打趣的表示,当时进入太古集团,中国的对外开放还眉目不清,而他就已经身处香港了,并任职于集团的香港、中国内地及澳洲办事处出任管理职位。

  直到2000年始,白纪图被任命为太古贸易及实业部门的常务董事,执掌这一在太古内部以赢利贡献计最小的部门。

  不论顺逆与否,在其任职的6年期间,白纪图对自己的要求可概括其后来的发展-“若是做得好,总会被留意。”

  这似乎也印证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2005年11月,上任不足一年的太古前主席DavidTurnbull当时突然请辞,太古集团宣布接任人选为白纪图。

  随后,在2006年,其获委任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并于2003年2月1日出任太古地产有限公司的董事。

  “能领导这么大的公司,没有一定的能力是不可能的。”白纪图在接任5年多后如是说。自他加入太古集团之前,太古已经历经7任公司主席的更迭,他们有的以极聪明的头脑著称,有的极富亲和力,有的则非常内敛。

  内地慢生长

  作为香港四大英资企业之一,这位英国籍主席白纪图曾表示,“太古是一家谨慎的公司,这几乎称得上是我们的DNA了。”

  而纵观太古集团旗下的太古地产在内地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得到某些佐证。

  2012年1月,太古地产正式从太古集团中分拆出来,实现独立上市。

  彼时,白纪图于接任公司主席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太古地产一口气作出三个大型投资,包括向中信泰富买断在香港九龙湾又一城的50%权益,令后者成为全资项目;收购北京三里屯项目80%股权,斥资48亿人民币;最后,还从香港兴业手中接下上海大中里项目50%股权,总价13亿港元。

  然而或许是其过分追求质量再加上其一贯的英式谨慎的作风,市场对于太古地产近几年在内地的发展速度似乎并不是太满意。甚至有市场分析表示,太古地产这几年的发展不愠不火,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最辉煌的时刻错失了很多良机。

  据统计,太古在内地的项目为数不多,加上其最近在大连的第二个太古汇项目外,太古地产仅有广州太古汇、北京三里屯Village、北京颐堤港、上海大中里以及成都大慈寺片区土地。对此,白纪图表示,“这几个已经足够忙碌了。大的(规模)不一定是好的”。

  继太古地产进入内地首个项目广州太古汇磨砺十年面世后,太古地产与香港兴业国际在上海共同打造的大中里项目继续上演“慢策略”。拿地十年,地上项目仍未开工,随着每年财报的公布,交付日期一拖再拖,从2012年一直推迟到目前预计的2016年,一再失约看好其内地项目的投资者。

  在白纪图看来,持有一个项目,建设6-7年后再去获取资金,速度看起来很缓慢,但用长尾理论去衡量这种投资模型,是非常值得的。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把握获得好项目的机会。

  就当很多内地人为太古地产感到惋惜时,英国人却总说,未来还有好多机会。



(审校:武瑾莹)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