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2013年合约销售239亿元 按年增37.9%
作者: 陈业     时间: 2014-02-20 17:30:58    来源: [ 观点网 ]

2013年,佳兆业透过私人协商及政府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出售购入共32幅土地或相关权益,土地收购的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41.29亿元。

  观点网讯:2月20日,佳兆业公告宣布其2013年年度销售业绩,2013年,佳兆业集团实现合约销售约人民币239亿元,按年增长37.9%。

  年内,佳兆业已售总建筑面积约为245万平方米,按年下降4.9%。合约销售的每平方米平均售价按年增加45.0%,达每平方米人民币9760元。

  同时,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年度,佳兆业的营业额及毛利分别约为人民币195亿元及人民币65亿元,分别较2012年上升约63.3%及69.9%;期间,股东应占溢利达人民币约28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58.1分,分别较2012年上升约37.9%及37.7%。

  销售成本方面,公告显示,由2012年人民币80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人民币129亿元,增幅为人民币48亿元或60.1%。此增加主要是由于交付的总建筑面积增加所致。

  毛利方面,2013年,佳兆业的毛利由2012年的人民币38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人民币65亿元,增幅为人民币27亿元或69.9%。毛利率由2012年的32.5%增加至2013年的33.8%。毛利率上升主要归因于平均售价较高,部分升幅被于2013年确认的较2012年高的物业销售每平方米建筑成本所抵销。

  拿地方面,佳兆业透露,2013年其透过私人协商及政府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出售购入共32幅土地或相关权益,土地收购的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41.29亿元,每单位总规划建筑面积的平均土地成本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539元。集团应占每单位最高获允许容积率的总规划建筑面积上限约为311万平方米。以购买代价计,约92.3%的土地储备乃位于一线及二线城市。

  于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集团的总土地储备约为2330万平方米,足够应付该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所需。

  佳兆业表示,由于其致力达致更均衡的土地储备组合,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约63%的土地储备乃位于主线城市,而2012年底则为24.4%。

  另在融资方面,公告显示,佳兆业与去年有过多次融资记录,其中,2013年1月8日,其成功发行于2020年到期的500百万美元10.25厘优先票据,把可换定期贷款及于2014年到期的优先债券合共本金额约人民币28亿元再融资。

  2013年3月19日,其又成功发行于2018年到期的550百万美元8.875厘优先票据,部分用于再融资未偿还本金额为648百万美元的2015年到期优先票据,及作一般公司用途。

  2013年4月22日,佳兆业集团再成功发行于2016年到期的人民币18亿元6.875厘优先票据,以再融资2015年到期优先票据的余额。

  截止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集团的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值约为人民币87亿元,较2012年12月31日增加62.7%。

  于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的总借款约为人民币222亿元,其中约人民币40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约人民币134亿元须于两年至五年内偿还,及约人民币47亿元须于五年以后偿还。

  于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的银行贷款约为人民币56亿元,乃以总账面值约人民币136亿元的集团厂房及设备、土地使用权、投资物业、发展中物业及持作销售的已落成物业作抵押。佳兆业的离岸银行及其他融资的总账面值为人民币135亿元。

  于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的集团负债净额与权益总值比率为62.1%。佳兆业集团的净流动资产由201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3亿元增加50.6%至201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07亿元,而与2012年12月31日相比,2013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则维持于1.7倍。



(审校:杨晓敏)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