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城市配套设施的管理将日趋重要。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环环相扣的三个环节,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过高的依赖投资拉动,粗放发展,城市发展重建设轻管理,过高的依赖于建设,尤其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管理却被大大的忽略了一个城市不可能无休止的建设下去,到了一定阶段,必需依靠管理来提高效率,带动经济发展,而非单纯的依赖投资拉动。现在,中国步入了后土地经济时代,经济不可能完全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发展,中国的城市也不能完全依赖大规模的固定资产的开发建设,城市需要实现从建设到管理的跨越。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土地作为城市的空间载体,一直以来受到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新上任的书记、市长,想要在城市建设上有所作为,通常都是大刀阔斧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此界定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
空间格局厘定了以后,便要在土地上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商场、道路、广场等各种建筑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建筑物仅仅是承载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并不是城市建设的目的。但是,现在很多城市走向了误区:认为城市的发展就是修建摩天大楼,建设豪华的城市综合体,修建大广场、大马路,执着于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既没有算经济账,思考大规模的建设投入的回报周期,更没有考虑已建成的设施和建筑,如何通过管理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以至于整个城市在混乱无序中粗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