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在新任总理李克强的记者招待会上,“城镇化”再次被提及。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其还表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深刻的变化,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在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各种问题。
而这或许为“城镇化建设”目前最为典型,大盘林立的贵阳提出了值得警惕的问题。
从偏居中国版图西南无人关注到如今大盘模式名声四起,贵阳在房地产行业的窜红速度也或许难有其二。
有分析称,作为典型的西部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资金需求与企业的市场意识相结合,成就了贵阳独特的“房地产造城”之路,其借鉴意义值得探讨。
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贵阳造城运动背后的制造者。事实上,贵阳本地两大房企,中天城投和宏立城也因此跻身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名企之列。
中天城投和宏立城,两家贵阳本地企业,却有着根本不同。一个是国资委平台下的上市公司,一个是在市场中壮大的非上市民企,却在贵阳的发展路途上用不同的发展模式的思路速途同归。
另一方面,贵阳独特的城镇化之路也被指使得本地小房企失去发展扩大的机会,贵阳楼市率先进入寡头时代。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在机会面前,谁能调整,谁能把握,谁能配合,谁就会顺应机会发展壮大。
但在此背后,在贵阳现在这种独特的楼市之下,本地企业欲搭上“城镇化”的顺风车,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在“造城运动”下,贵阳房企的开发和经营模式又来自何处,如何确立?在面对如此大面积的项目和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本地房企又是如何保障资金渠道的畅通?
4月11日,观点新媒体联合贵州都市报及贵阳市房协邀请了中天城投、宏立城、贵阳中铁等在贵阳取得良好发展业绩的企业高管,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金融分析家、北京贝塔咨询中心合伙人杜丽虹、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等知名业内专家相约城市观点论坛贵阳行,探讨“城镇化”之路,并以自为例和众多参会嘉宾共享“房企造城”的模式思辨。
南明河畔,思想之花即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