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给我出的题目是“救地产,还是救经济?我对宏观调控的几点看法”。我觉得,地产不用救,只要不打压就会恢复正常;而经济确实需要救,只要不打压房地产,经济也会好起来。所以,我带来了这个题目,“依靠房地产拉动,实现稳增长不难”。这个题目可以反过来读,“没有房地产拉动,实现稳增长很难”。
最近,量价齐升,是对不合实际的泡沫论又一次打击,人们又在记起结构转型的大旗,说房地产不利于结构转型。恰好,正在进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就演绎了一番英国结构转型的过程,首先是从农耕社会转化成工业化社会,神奇的生产力从地下涌出,扮演布鲁内尔的著名演员这样朗诵道:“从这梦中醒来我泪流满面,我真希望这样的梦能够重做一遍”。以后,在那个时代,因为的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的发展,使大英帝国称雄世界,当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
随着英国工业化的完成和英国梦成为历史,“后工业化社会”转化为服务业,医疗、保健、教育、文化、金融、保险,最糟糕的事情没有了。但是,“好”也慢慢没有了。那么,英国梦后来被美国梦所取代,接着在世界上进行了若干次的转移。
现在的中国是不是到了要转向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最近,有不少人用结构转型在否定房地产,他们说宁要经济降到底,也不要房地产的GDP。中国能不能够超越,直接进入到以服务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呢?不会的。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这么三个阶段,第一是农牧业阶段,第二是是工业化阶段,第三是服务业阶段。而我们中国,在十五周年前,我就预告,从轻纺工业取代农牧业成为主体的时候,我们是在转型初期,到下一步将会转向重化工时代。为此,我在96年提出的住房建设可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被朱熔基总理所接受,他充分肯定这个观点,讲出了“两型两点”的著名论断。
从1996年开始,由洪虎、杨圣、郑新立和我共同组织的房改课题组组长,由我担任组长,我们向国家在两年后就提出了研究成果,推进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使得新的支柱产业得以形成。现在中国老百姓消费的新三大件,即: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当然,这里面价值最大的是住房。
从2000年起,中国就进入了重化工时期,主要还是因为主导产业的拉动。从钢铁的消耗量来看,前100年才消耗了19亿吨,远远不出西方国家和东方的一些新兴发展国家。而最近12年,我们就达到了73亿吨,大量的用在了中国的基本建设和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由此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它的大动力是1:2.86。而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房地产直接拉动GDP的总量是13.1%,再加上2.86的拉动率,总共合起来占了GDP的50.6%,也就是说超过了GDP的一半。
正因为如此,我在2000年提出将房地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而温家宝总理在前几年还讲过这样的话,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的限购,开始我就认为是打麻药,但麻药不能打太长,不能把病人长期麻醉,长期麻醉就会使经济受到损害。现在,抑制内需已经使相关产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包括钢铁、水泥、有色、运输、重化工等等。电力需求减少又使煤炭行业陷入困难,包括焦煤和电煤,现在大幅度降价压港,因为压港不需要运输了,物流行业严重亏损,造船行业把订单都取消了,造船厂现在都困难了,它就不需要热轧板了,不需要热轧板又加重了钢铁业的负担,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能好吗?所以,股市持续下跌,股市今年是熊市,明年也还会是熊市。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看到由于地产新政造成了诸多问题,也包括地方政府减收,使得保障房建设缺乏资金的问题。
为什么有这么旺盛内需的中国,会把自己推入这样一个困境呢?我们这样一把好牌怎么会打成这样呢?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明确回应了这个问题,说房地产调控是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他们说的。这就让我想起侯宝林的一个相声,贼要偷米,就得把包袱皮铺在地上,结果包袱皮被抽走,米到地上了。这个包袱皮是什么呢?对于各个产业来说,房地产就是这个包袱皮。中国能不能够脱离实际进行结构转型?能不能够弃离传统产业、制造业而单独发展高科技呢?有些专家想让我们穿上皇帝的新衣,这是不现实的。
其实,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讲的,扩大国内需求多是靠房地产业拉动,总理讲了十二项需求,十一项都要靠房地产业拉动,特别是节能建材、节水洁具,没有房地产,它们安在什么地方呢?所以,老百姓的需求是现实的,他们的需求依然是衣食住行。
中国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才10多年,刚刚进入到工业化时期,难道我们就已经过去这个时期了吗?我们就不需要这个时期了吗?我们现在就要转型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了吗?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回答的是不是。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讲到,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化发展的阶段。而最近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讲到了“四个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你看,仍然还是要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一个正常的阶段。
我要在这里讲的是,调控能够抑制经济增长,却没有压住房价上涨。最近几年,国家统计局虽然不发布这个数据了,但专业人士是能够计算出来的,去年房价同比上涨了6.87%,而今年1-6月份房价与去年年底相比上涨了8.5%。我们要不要把完不成的任务交给政府?说是要降低房价?把这个任务交给政府是不公道的,政府要承揽降低房价的责任,也是他做不到的,是不理性的,本届政府完不成,下届政府也完不成。
我们早就知道,“国四条”的重点主要是要增加供应量,只有增加供应量才能稳定房价。现在,购房需求仍然旺盛,6、7、8三个月都不错,金九银十难道不会来吗?现在,救经济的药方其实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就像马三立相声里讲的,挠挠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挠对地方,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要把国民经济拉动力最强的房地产业重新启动出来,用它来拉动经济增长。所以,我相信只要房地产业启动,实现稳增长不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