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非常高兴再一次来到天津,跟地产界的交流恐怕我是最长的,今天给我的题目是“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房地产”,我想改一下,是“经济增长下的房地产”。
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就是宏观经济的走势,经济增长调整是一个内在的趋势。刚才曹先生讲话,可以理解成一个趋势性的调整,这里面有区别也没有区别。为什么这么讲?假如是一个长周期,是十年中周期的调整,那就带有结构性的。我们说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之后,中国的一些发展特征不一样。
第二个想讲一下房地产趋势,房地产趋势甚至是非常一致的认识,这仅仅是由于我们的政策调控,或者是周期性的小波动,我认为这个小观点不符合分析的理由。
第三个就是讲房地产的结构调整有哪些新的机会,我认为房地产未来确实要做大的结构调整,他的赚钱模式,包括赚钱的重点都发生变化。
关于宏观经济走势,我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增长去年的调整9.2%,这个恐怕要维持很多年,我们“十二五”可能很难见到90%的增长。我们2007年预测2008年,当时我们预见了经济危机,但是那个是一个长周期的调整,就是30年要进行一个大调整,10年要进行一次中调整,但是恰恰不巧的是,我们遇到了世界的长周期调整,也就是经济危机。但是我们政府不相信,不相信中国经济会调整,中国经济可以十年、二十年发展,这是中国发展心态,实际上根本不是,结果恰恰赶在这个会合点上。
我们把经济增长拉起来,没有内在的动力,完全是靠货币支撑的,最后是靠房地产泡沫的增长,有些人误以为这是新一轮的增长周期。09年许多同行和投资者认为,股市、期货都是新一轮的增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没有发生的。
经济增长到10.4%以后,我们去年调到9.2%,这个调整也是刚刚开始。2008年三季度GDP增长9%,2010GDP增长9.1%,我把这两个连起来,趋势是后面不留余地,继续往下调。今年预计继续跌下去,大概是8.3%,今年的认识大家都比较一致,原因很清楚,就是因为出口的影响。但是在很多人眼中,认为这个调整很快,认为是一个政策调整,认为是小周期的调整,明年还会继续上来。
关于明年的预测,有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现在政策在放松,这样房价才能上去,这是很多人的观点。
还有认为新的政府明年要上来,可能要进一步保增长,把投资拉上去,特别是房地产,我们要使劲的让它拉上来。这是第二个观点,政府要换人。
第三个观点就是把“三八定律”,就是逢三必上,逢八必调。我认为2013年不是上升,而是继续的调整,可能还是加深的调整。原因就不展开了,简单说一下:
第一我们现在规划,没有需求做支撑我们的消费增长,去年实际下降3.5%,接下来投资增长,欧债危机影响我们出口增长已经大幅度放慢,1月份下降1.5%,前两个月增长速度是5.6%,也就是我们两大需求,外需和内需的消费,这种需求都是无法支撑的,就是没有办法支撑9%以上的增长。我们的规划还得按照10%、11%,甚至更高的方面成长,这方面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发展阶段,今后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一样,会有很大的风险。当然还有外部环境的支撑,我们认为房地产调整也会导致我们的经济继续调整,所以我想经济增长趋势,未来几年都是向下的,是一段时间,整个“十二五”都是比较低迷的,我认为预测8%-9%的增长都是很难的事情。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讲了房地产走势,基本上也是这个观点,宏观经济的预测也是认为今年有一些开发商认为目前,上半年增长紧张一点,下半年非常好。因为我们政策放松了,明年政府要换届了,我觉得理由差不多,就是现在调整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过去。政策一放松,需求就有了,我们房价就要上涨,基本上这么一种观点。
我认为我们房地产拐点,他面临是一个漫长的冬天,而不是一般的加长,就像气候变化一样。讲的是一个结构的可以,讲的是长周期的,实际上长周期是带有阶段性的。
我观察房地产最主要是靠资金,资金是两块的。一块是宏观的资金链,宏观的货币金融环境,总的对我们房地产影响。第二在这个背景下面,资金流向房地产速度的变化,或者讲倾向的变化,这是我这几年研究房地产最主要的依据。只有一个东西能解释,就是资金的变化。宏观面的资金还有微观流向房地产的资金。
我们先讲宏观面。大家认为中国去年房地产调整是由于宏观调控严厉,这个错误判断。宏观调控从来不严厉,只能是我们以前太宽松,去年还没有回落到正常的水平,还是偏松的环境,由过度轻松回到正常化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看到房地产,对整个房价有影响吗?但是对一个地方有影响,但是对另外的地方是相反的影响。
去年主要是限购,北京房价停止上涨,这是事实,但是会导致廊坊的房价大幅上涨。因为我们推动房价最主要的需求是投资需求。我有钱,我有强烈的投资愿望,我非要为什么非要在北京投资房子才有效率呢?只要全国不是统一的限购,我就去廊坊买房子,所以廊坊的房价一定涨。
实际上限购的城市都是房价涨不上去的时候才限购,都是涨的比较高的时候才限购,所以我认为限购对房价没有影响,对另外的城市有影响,对其他房价是促进上涨。限购政策以后放松了,不要寄很大的希望了。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调控价格,前年开始约谈,就是不要涨了。约谈以后肯定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形成一定的趋势以后,不约谈了,那价格还涨吗?涨不了了。所以我们讲的需求,主要是来自于货币过量供给,必然导致房价大幅度上涨。这个调整就是内在的调整。因为我们限购都是投资需求,因为限购自主需求。从宏观面上政策并不紧缩。
另一方面而是宽松。我们过去利率是2个百分点,这个政策正确是抑制经济增长呢?去年的新增的贷款,新增的货币并没有阻止经济增长,而且还保持了10%以上,说明这个是内在原因。政策紧缩并不是导致房价调整的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原因。
今年的金融政策是紧缩还是放松?大家说一定是放松,因为政府说了要微调,所以一季度的数据要看清楚,一季度贷款率上涨,去年四季度是零增长,当然我们前期都是20%-30%的增长。就是政策放松是事实,但是货币市场放松,这两个加起来才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我们说收缩力量大于放松的力量,这就是刚才秦主任说的,全中国人民、政府投资者,还有许多力量都要求放松房地产贷款。但是为什么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难道商业银行这么傻吗?这个根本不是商业银行有什么问题,因为商业银行没有钱,就是可贷资金不足,这个导致商业银行一定是紧缩的,政府放松那是政策放松,商业银行一定是紧缩的,因为没有钱可贷款。
没有钱可贷的三个原因:第一,利率太低,去年存款2.3万亿,那就是少贷2.3万亿,2.3万亿对于我们房地产企业,现在很多商业银行只让贷款一半,那当然对房地产产生影响,为什么要紧缩?因为没有钱,所以要提高利率。因为利率减少,存款太少。
第二现在银行的贷款期限越来越长,还本付息有压力,政府预期不好,流动性越来越少,短期贷款越来越少,所以只有升息。
第三,我们国家货币最主要发行量是外币占款,我们外交储备的净减少导致连续三个月的外汇占款的净减少,这是十年来首次的,这个是货币发行很大一部分是被动的发行。所以我们的房地产企业一定要考虑金融市场对我们的影响,不要光把眼睛看政府,这两个加起来才是问题。
我认为2012年,我们房地产金融环境是紧缩的,不是讲放松就能松的,因为没有资金什么都干不了。
第二个流向房地产资金的速度,这个很重要。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分析,全年大家知道去年流向房地产增长速度是14.1%,上一年是25.2%,再上一年达到45%,我们讲去年四季度是零增长,这个情况是很少见的,当然到了一季度情况是稍微恢复了一点。当然我们又看到另外的情况,这个情况跟2008年一季度或者二季度似曾相识,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的转折,大熊市来临。
现在这个数据很清楚,就是销售面积下降14%,销售额下降20.9%,这个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相信,但是趋势性还是可以相信的。这样算下来,今年前两个月房价下降8%,其中住宅下降更严峻,今年住宅投资和整个房地产增长反了一个个,就是今年住宅的投资销售价格明显的萎缩,但是整个房地产要好一些。
所以从数据看的很清楚,2008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数据,我们讲已经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内在的变化,就是没有需求,所以资金慢慢循环就更困难了,这是我们讲主要来自于资金的问题。
当然我们讲还有长周期的影响,2008年调整是十年,后面十年增长完全是由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增长,这是额外的因素,甚至会出现镇痛的阶段,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
第三我讲,我不认为房地产没有机会,因为房地产过去观点是房价不上涨房地产业就没有活头,靠房价上涨支撑行业是房地产业的典型特征。我们看到许多行业发展都是相反的。我们看到的苹果,价值肯定是不断下跌的结果,我们看到的高科技,我们看到的汽车、房价要下跌,企业就不能活,这样观点在过去根深蒂固,这个观点要彻底改变。实际上不是,一个产业发展不是建立在垄断的基础上,而是靠不断满足大众的需求,根据市场去创新,提高品质和管理水平,我想我们要改变这个观点。
未来房地产机会在哪里?我的观点,住宅泡沫肯定是要破灭的,除了周期性,政策也是一方面,因为要正常化。我们从经济工作会议中读到,未来一段时间是去房产泡沫化,然后实体经济发展,对政策产业回到更理性的定位,过去的观点是错误的,从政策上也得不到支撑。
住宅有很大的风险,除非你拿的地很便宜,除非你促销,在降价竞争当中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没有优势,很多企业都会被淘汰,就是你只有靠降价来释放需求。在正常化过程当中还要忍受比较长的冬天,我们的企业应该要做好几年抗战的准备。房地产泡沫也是住宅泡沫。
我们讲其他的住宅市场,我现在很看好的两块,一块像万达这样的改善城市,把城市的要素重新组合,创造新的引领模式。但是我发现他们太大,复制也好,特别是对资金的过度依赖,他们还是有风险的,房地产行业的大模式,特别是过去模式有很大的问题,就是靠住宅维持的。
未来我认为商业地产有非常大的潜力,其中提升商业城市地段价值,我希望小型化更加轻便,甚至像二三线城市延伸的商业地产模式,这是我第一看好的。
第二看好是旅游休闲,人们生活在其中,特别是满足大众休闲旅游的消费在中国的城市当中,我们的酒店当中,小型中档酒店是比较兴起的。现在其他地区严重短缺,只有北京是充裕的,因为有当年的北京奥运会。像上海这么大的城市,它的住宅投资每年都是70%,只有30%是非住宅的。我主要就讲这两点机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