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2012年1月16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宣布,将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B”,展望负面。
同时还将其优先无担保债券的债务评级由“B”下调至“B-”,将盛高置地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发债人评级和大中华区体系债务评级分别由“cnBB”和“cnBB-”下调至“cnB+”和“cnB”,并将所有评级移出信用观察名单。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陆枫表示:“我们下调盛高置地评级的原因是公司未来12个月现金流可能将继续疲弱以及资本结构恶化,因其房地产销售的执行情况较差以及市场进一步回调。我们还认为,公司在未来6-12个月内违反贷款契约规定的风险较高,因为契约条款的余地非常有限以及销售疲软。”
标普预计,盛高置地2012年的合同销售继续疲软,因为中国政府继续执行限购政策导致需求萎靡。而公司2011年实现合同销售额32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下降了50%,远低于预期。
标普认为,房地产紧缩政策对盛高置地销售的影响要大于类似评级的竞争对手。这主要因为公司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高端项目以及执行限购令的城市、规模有限以及在上海市场之外面临执行风险。
截至2011年6月30日,盛高置地已经违反其5亿港元海外贷款的部分契约条款。尽管盛高置地已经在2011年底前从其借款人处获得豁免,但标普认为,它在未来6-12个月内对调整后契约条款的余地依旧非常有限。如果盛高置地再次违反契约条款,则将导致其流动性快速恶化,因为债务可能需要加速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