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见习编辑 陈泽佳 11月29日,海印股份刊发公告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国际展贸城与广州市番禺区区属国有独资企业广州市亿隆物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经济发展用地转租合同》,以28.67亿元向亿隆公司租赁总毛地面积约为3500亩的土地使用权。
租赁土地使用权
公告显示,该地块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内,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毛地面积约为3,500亩(折合约233.345万平方米)。本次土地出租人为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亿隆公司以出租人的名义和国际展贸城签订和履行合同。
该地块将用以建设“海印国际展贸城项目”,并约定租赁分为三期进行。首先,亿隆公司应于10月1日向国际展贸城交付第一期约500亩毛地,租金单价按实测面积的3.6元/m2/月计算,租金总额5.11亿元,租赁期限至2031年9月30日止。
其次,亿隆公司应于2014年12月1日向国际展贸城交付第二期约500亩毛地,租金单价按实测面积的3.6元/m2/月计算,租金总额4.2亿元,租赁期限至2038年1月31日止。
再次,亿隆公司应于2017年1月1日向国际展贸城交付第三期约2500亩毛地,租金单价按实测面积的3.6元/m2/月计算,租金总额19.36亿元,租赁期限至2036年12月31日止。上述土地租赁期满之后,将自动延长至2038年1月31日。
合同履行期限为租赁期满后,租赁期限自动延长至2038年1月31日止;整个合同履行期限为27年。
海印股份表示,该合同是其公司经营历史上租赁的最大项目,是公司商业物业运营战略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公司继续深化做大做强商业物业运营主业的既定发展战略,是公司轻重资产并举模式的又一次尝试。
海印证券事务所代表江宝莹就对此向观点新媒体表示,这是海印第一次尝试租赁土地使用权来发展商业的一种商业模式。
延伸商业地产模式
“海印的商业发展一直都是以商业物业的租赁为主,轻重资产并举模式是海印独特的商业模式,此次的租地发展商业地产也是同一种模式的发展,只不过这是延伸的发展。”海印集团董秘潘尉对观点新媒体如是表述。
对于首次租赁土地使用权与以往的租赁经营权而言,潘尉指出,这两种模式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是操作上不太一样而已。
他以海印接盘中华广场为例:2009年,海印以1.32亿元的年租金从昌盛公司手中租赁中华广场近6万平方米物业,租赁期限长达14年,对原有的中华广场进行重新定位、包装以及升级改造、招商,终于在2010年5月成功实现约80%的租值提升。
潘尉表示,海印以往的租赁物业模式是在原有的项目上再重新定位,升级改造,完成后再租赁出去,而此次的国际展贸城项目是完全自己建设后,再发展物业的。
中原地产项目经理黄韬就此也认为,海印的此次商业地产的动作模式上其实是性质相同,形式不同而已,这也是海印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他续称,无论是租赁经营权还是土地使用权,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没有产权。前者通过公司控制土地,后者是直接控制土地。
据了解,目前海印在商业地产领域的业务已发展到囊括专业市场、主题商场、购物中心、大型综合体四大主题业态,旗下运营商场多达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