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头条 >

华南 >

公司 >

正文

借道东华整合资产 杨树坪暗潜返穗
作者: 武瑾莹     时间: 2011-06-21 01:50:22    来源: [ 观点网 ]

以千万的资金将广州旭城实业购入旗下,并以此获得东华西路地产项目就是一次明显的资产注入行为。

  观点网 武瑾莹 在“规划门”事件之后,逐渐在广州房地产业界淡去的老牌房企城启集团董事长杨树坪,似乎已经绝迹于广州地产江湖。而事实上,杨树坪却一直通过手中上市平台东华实业低调整合其地产资产。

  最新的举动是:东华实业拟出资1000万元收购广州旭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将东华西路房地产开发项目注入资本平台。

  曲线收购案

  6月18日,东华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000万元购买广州旭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方为关联自然人林穗生与陈仕斌,二人分别持有旭诚公司80%、20%股权。

  根据相关评估报告,截至今年5月31日,旭诚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为3.29亿元,负债3.21亿元,净资产的账面约为760万元。

  据悉,旭诚公司目前正在办理东华西路房地产开发项目《国有土地使用证》更名至旭诚公司名下的相关手续。该项目用地面积为5057.55平方米,可售商业面积约为9437平方米,可售住宅面积为1.67万平方米,共计可售面积为2.6万平方米。

  事实上,经查询可知, 林穗生目前为旭诚公司控股股东及法定代表人,林穗生为杨树坪太太的兄弟;陈仕斌先生目前为旭诚公司的股东,与东华实业副董事长杨树葵为亲戚关系。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杨树坪正在借由东华实业重整旗下资产。

  4月,曾有机构对东华实业做出了“看好其步入中期上升通道”的结论,并表示东华实业的第一股东粤泰集团,自收购东华实业后就承诺不进行同业竞争,会择机将旗下及关联方城启集团优质房地产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该预期一直成为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显然,以千万的资金将广州旭城实业购入旗下,并以此获得东华西路地产项目就是一次明显的资产注入行为。

  而这样的行为此前已经发生。2010年12月24日晚,东华实业发公告表示于22日与关联方广州豪城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购买协议》,其以4240万元购买豪城公司所持有的位于广州荔湾区南岸路63号总建筑面积为2812.09平方米的经营性资产。

  “规划门”事件

  从东华实业低调重组房地产业务可以看出,“城启系”掌门人杨树坪并没有因业务线北移而放弃对大本营广州的布局。

  至少,在“规划门”事件爆发六年之后,杨树坪已经开始谋划“翻身”。

  2005年1月,广州有关部门暂停办理城启集团所有开发经营业务,其当地全部在建在售楼盘停工停售,稍后广州市地税局公布该集团旗下企业共欠下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建税等近2000万元。

  而在“规划门”事件曝光后,各路大大小小的债主申请查封了城启旗下众多物业,十三行城启广场、晴轩、广百新翼等项目轮候查封的期限更已延至2009年。尽管两年来城启已陆续缴纳了部分罚款,但据称它欠下的广州地税、国土等部门的罚款及滞纳金依然惊人。

  为了筹措资金脱身,城启在2005年4月开始出售名下土地。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城启借此收回超过5亿元,其中最大一笔,是以4亿元把地理位置优越、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广州洲头咀项目转让给香港天誉置业。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7月,城启控股的东华实业出售了北京“柏联别墅”项目的股权,获得了5600万元;2006年12月,将广州“东山紫园”项目股权作价1500万元转让。集团一些边缘业务都被打包出售,连东华实业总部五羊新城广场29楼全层,也以1600万元卖给广州陈李济药业有限公司。

  2006年3月,广州有关部门公布调查结果,确认城启集团违规造假事实,初步允许该集团广州地区物业陆续解封上市,变现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2006年4月,杨树坪召开记者会,首次对“规划门”事件公开表态,声称是企业内部管理漏洞造成个别员工参与了不正当行为,未来城启将逐步走回正轨。但城启的大多数项目还是延迟到2007年方才开始销售。

  2007年9月,城启荔港南湾部分单位重新上市销售,2007年10月,广州规划部门最终开出对城启约7亿元的最终罚单。

  “7亿元罚款还远不是全部,城启欠下的各种债务及罚金一度高达数十亿元。”当时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如此惊人的罚款使得杨树坪不得不谋求各种方式筹集资金,除了城启集团之外,其手中的上市企业东华实业也成为了颇佳的融资平台。

  2006年1月,东华实业对大股东城启集团进行定向增发,收购其多项房地产项目。3个月后,城启集团通过将其作为东华实业第一大股东-粤泰集团名下的8000万股限售性流通股质押给广州滔记实业的形式,成功获取2亿元现金资金。

  “城启系”翻身

  虽然在“规划门”事件之后,杨树坪宣称还可以“继续往前走”,但明显的是,其将业务布局远离广州,自2005年起,城启集团逐渐将地产开发业务向广东江门、北京、河南三门峡、山西太原等地拓展。

  江门天鹅湾项目、河南三门峡天鹅湾项目、海南省府不远处的司马坡岛以及淮南安徽大学新城、太原项目等,均见证了城启逐步走出广东,成为北上的南方房地产企业之一。

  出走广州的城启集团,也已不再专注于房地产行业。

  虽然此前杨树坪曾信誓旦旦声称“不管多少年之后,城启仍会继续在房地产领域发展”。但随后附加的一句“不排除未来会在矿产等资源性行业发展”也为城启的发展留了后路。

  入股广州证券、收购老牌上市国企东华实业,并在湖南郴州的矿山、中国第三大银矿云南银矿、柬埔寨最大的金矿、内蒙古两个超大型煤田等收购煤矿,起家于房地产的城启集团若“不务正业”般进驻金融、煤矿等领域,恰似印证了杨树坪跌倒规划门后所宣扬的城启将多元化发展的思路。

  显然,被广州业内判定“再难翻身”的杨树坪正在寻找自己的“翻身之道”,而目前,一个看似已经逐渐明晰的蓝图已经显现。

  通过城启集团,杨树坪寻求多元化发展,投资矿业及金融,而上市公司东华实业则成为杨树坪的房地产主营板块,通过整合重组城启集团及东华实业两家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并将全部逐渐注入东华实业,不但以房地产销售盈利,还将以优质资产为内容使得上市公司的市值上升。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