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一周评述:新36条周年折射房地产调控困境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时间: 2011-05-23 03:28:36    来源: [ 观点网 ]

房地产市场调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此复杂和广泛,称为火中取栗亦不为过。

  本刊编辑部 过去一周房地产市场显得波澜不惊,吸引人们眼球的反而是潘石屹网上卖房、王功权私奔等带花边性质的新闻。

  连国家统计局5月18日公布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也没有使房地产市场泛起多少涟漪。

  按照统计局的数据,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5个,而其余5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

  国家统计局强调,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小于1.0%,涨幅比3月份缩小的城市有26个。

  有评论人士对此分析称,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后可知,1-4月,70个城市月度房价环比整体涨幅依次为:0.80%、0.46%、0.29%和0.31%。显而易见,2-3份的涨幅持续回落,然而4月份却重新扩大。

  显然,房价涨幅出现抬头的趋势让一些人感到担忧,担忧4月份成为房价涨幅调头向上的“拐点”。

  但也有人士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认为房价涨幅扩大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也就是“假涨真跌”现象。所谓“假涨真跌”,即中心城区成交放大、郊区盘成交减少形成的结构性均价上涨,而目前郊区已经开始出现大幅降价的楼盘。

  房价涨跌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任何一个出现打折调价的楼盘都会被拉倒显微镜下细细观察,但毫无疑问的是,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大规模打折降价的现象。

  在这样的市况下,已经有人士迫不及待地预言,接下来数月若房价涨幅仍然持续扩大,有可能导致新一轮调控政策的出台。

  类似“新一轮调控政策”这样的说法,在过去一年多来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只要政策稍微受挫、房价略显抬头,便有人担忧市场反弹,呼唤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对于房地产调控,在2010年四月以来就已经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或许就算是比“史上最严厉”还要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也需要能够执行落实到位,才可以名副其实收到成效。

  房地产市场调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此复杂和广泛,称为火中取栗亦不为过。

  以近期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的“新36条”为例,就可窥见中央政策在某些时候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010年5月中旬,也是房地产调控全面发力的初期,国务院出台了被称为“新36条”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如今一年过去,“新36条”成为一纸空文,仍是原地踏步。民间投资在一些重要领域进展成效甚微,全国范围内几乎未见实施细则的出台。

  “新36条”在当前的困境,实际上也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的真实写照。由此也不难判断,为什么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再出台强有力政策,一再要求地方政府负总责并出台实施细则,一再问责和督查,但直到今天依然不乏呼唤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的声音。

  也许我们要看到更多、更远,而不是将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