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4月6日,上海市首批7家公共租赁房运营机构正式成立,意味着上海公租房“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运营管理机制正式实施。
据了解,首批7家公共租赁房运营机构包括上海市卢湾区公共租赁房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公共租赁住房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上海徐汇惠众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等,分别属于卢湾、虹口、徐汇、长宁、杨浦、普陀6个中心城区。其中,包括徐汇区有2家分别从事公租房运营管理和建设(筹措)的公司。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其他各区县公租房运营机构组建工作也在推进之中,今年上半年将基本完成组建。市级财政给予各运营机构以资本金补助。在筹组运营机构的同时,各区县公租房房源建设筹措工作也已同步启动。
价格方面,根据规定,上海的公租房将“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具体则由运营机构按有关规定制定,报送住房所在区(县)物价部门和住房保障部门备案后实施。在租赁合同期内,运营机构不可单方面调整租赁价格。
据了解,今年上海将建设筹措公租房200万平方米、约4万套,供应50万平方米、约1万套。位于徐汇区华泾镇和杨浦区新江湾城的首批5000余套市筹公租房将于今年下半年面向社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