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与德国边境的巴克小村庄,建筑设计师乔帕·柯达斯与太太平面设计师梅莉莎·施古亭带着一大家子人齐心合力,在一所13世纪的小屋上搭建出一间木头和玻璃结构的阳光房。太太的表弟负责设计,男主人的父母刷墙、装水管,木工、杂工也都是家人、亲友。
木头结构、玻璃墙面的阳光房完美地结合了古典与现代
在荷兰东部、荷德边境,有一个叫格尔德兰的古老省份。11世纪,格尔德兰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如今的格尔德兰省拥有11世纪版图的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位于德国境内。格尔德兰省省会阿纳姆是一个风光如画的美丽城市。二战期间,英军和德军曾在这里激战。阿纳姆战役是二战中伤亡最惨重的战斗之一。
距阿纳姆大约20英里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叫巴克的小村庄。巴克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古迹保存状况良好,是全世界游人慕名而来的地方。
主人公是一对生活、工作于巴克的荷兰夫妇梅莉莎·施古亭和里昂·施古亭和他们3岁的小女儿。施古亭夫妇居住于一幢历史悠久的小住宅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目前名列荷兰全国文物保护单元的名单之上。女主人梅莉莎·施古亭是一位平面设计师,感到古老的小建筑不能满足于现代生活的需要。她和丈夫打算在小屋基础上搭建一个玻璃阳光房。但因为小屋的特殊地位,他们必须获得荷兰全国文物保护组织和地方文物保护组织的许可。建筑师、女主人的表弟乔帕·柯达斯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设计提纲;经一年的研究后,荷兰全国文物保护组织和地方文物保护组织同意了他们的改建方案。一大家子齐上阵,帮助施古亭夫妇成功实现心中的完美住宅。
柯达斯今年30岁,策划、设计、监督了整个房屋的改建工程。通过邮件专访女主人和建筑师,他们讲述如何齐心协力,把古老和摩登作了成功的结合。
全家合力打造梦想之家
施古亭夫妇的住宅紧邻着一栋豪华邸宅和村中古老的教堂。13世纪,这幢豪华邸宅曾是某男爵家族的住所。教堂高耸的塔尖是村里最引人注目的风景。施家夫妇的住宅位于豪华邸宅和古老教堂的中间。住宅以茅草覆顶,住宅前面是一所花园。13世纪,这里曾是村中男爵家族的私家花园。
施家夫妇的住宅虽然外观丝毫不起眼,却是荷兰国家历史文物,名列荷兰国家级和市级的文物名录上。
当施古亭夫妇决定在住宅上增加一个现代风格的木头加玻璃阳光房时,马上就引起了当地政府文物委员会的注意,改建的障碍也就随之而来。破土动工之前,施古亭夫妇不仅要对小屋周边的土质、环境、协调性着手进行仔细的考察,还要应付委员会时刻提出的问题和警告,以期在对历史遗迹影响最小的范围内,得到委员会的许可。
乔帕·柯达斯是施家住宅改造工程的设计师,也是施古亭太太梅莉莎的表弟。改造工程的现代风格就出自他之手。对于委员会的阻挠,他表示理解:“在古老的地区,人们的认识往往很传统。我们希望在古老的建筑上加盖一座现代风格的房间,这自然会引发很多争论和误解。”争论和误解主要来自市级文物委员会的官员们,由律师和建筑师组成。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格尔德兰省乡村的一所古老小屋到底应该呈现出什么样子,有着根深蒂固的既定观点。
有限的预算让整个任务变得更加复杂。施古亭夫妇希望把整个预算控制在4万欧元之内,折合成人民币约为35万元。就这么多钱,要升级整个房屋的地板,还要建造加出来的房间。最后算下来一共花了5万欧元。在荷兰,这算是一笔非常有限的预算。
不想花钱很容易,施古亭一家延续了农耕时代的传统,召集了所有家庭成员参与这项工程,人力成本自然大幅下降。施古亭夫妇的叔叔、伯伯、祖父、兄弟姐妹全部上阵,承包商和设计师也由家庭成员担当,一家人齐心协力打造了施古亭夫妇的梦想之家。
自己动手DIY古老+现代温馨住宅
梅莉莎今年35岁,平面设计师,在家里办公。她说:“家里人都过来帮忙,这种感觉非常好。需要的时候他们全在。”
再搭建一个房间的目标很简单:加盖的小屋约13平方米,木头结构,玻璃墙壁,融入起居室、厨房和新餐厅之中。概念虽简单,但柯达斯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获得建造许可。2008年,房屋改建工程正式开工。
施家夫妇住宅的产权和周边系列地方都是女主人梅莉莎家的,包括梅莉莎的妹妹和父亲的房屋,以及一个占地近650平方米的花园。他们家获得这些产权已经有66年了。梅莉莎的祖父和父亲一直住在这儿。祖父一家搬过来的时候,梅莉莎的父亲才刚刚出生。
2007年,梅莉莎·施古亭的父亲退休。他搬到了施古亭夫妇目前住所旁边的房子里,好让夫妻俩从租的公寓里搬到现在的住宅里来住。
搬进新宅后,夫妇俩开始商量改造房屋内部风格。原来房屋内部是荷兰乡村风格,他们现在想改造为具备更加现代的美学风格。预算决定后,夫妇俩着手开始改建。
丈夫里昂·施古亭今年36岁,是一家制造公司的经理。他回忆道:“刚搬进小屋的头两三个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干活。”
施古亭夫妇与全家人一起敲掉了一面墙。在前门周围开辟出一个门厅。他们用混凝土整修出前厅的地面,淘汰了通往主卧室的拱门。把起居室里裸露的砖墙刷成了以灰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的素色,以呼应客厅的木质地板。
搭建的小屋里有一个新的厨房和餐厅,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餐厅。整个房间的结构采用厚木架构,嵌进玻璃窗面。
柯达斯的解释是:“木头材料是对乡村建筑的一个补充和呼应。我们希望营造出一个乡村风格建筑的感觉,但是有现代风格补充进来。”
纵观整个玻璃房间,或许最出彩的还是其中一块窗玻璃上的镂花图案。上面刻着一行古荷兰语,出自国歌《威廉颂》第一节的句子。
工程告一段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延续小屋悠久历史和现代美学风格的使命就落在了家族的第四代——施古亭夫妇3岁的小女儿帕克身上了。
“这次工程是家人和朋友的大聚会”
S=梅莉莎·施古亭
K=乔帕·柯达斯
B:梅丽莎,请您描述一下你家周边的环境。
S:我家坐落在巴克村庄外围,大片草地和树林环绕着小屋,景色就像童话里一样。小屋是“HuizeBaak”城堡的一部分,城堡就在小屋旁边。从13世纪到1850年,小屋里陆续住着为这座城堡服务的园丁。
B:能否告诉我们您是从谁那儿得到改建许可的?
S:得到改建许可非常困难。但这一块工作是我们的设计师乔帕·柯达斯负责的。你可以问他。
K:在荷兰,为了得到建造一所房子的许可,建筑师必须向地方官方提交设计。后者将就建筑标准和新建筑是否能融入当地整体建筑这两项进行考察。地方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个关于建筑美观方面的委员会,他们由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和律师组成。他们的意见最终提交市长。
在这个特别的项目中,现存的房屋是国家和地方保护文物,我的设计必须提交地方文物保护委员会和荷兰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经过4个回合的重新设计,终于获得所有官僚机构包括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地方文物保护委员会、地方建筑美观委员会的改建许可。获取许可的过程超过了1年。
B:为什么你们希望在原有的房屋上搭建一间新房?您的邻居们有此先例吗?
S:因为我们有乔帕·科恩达斯,他是我们家的免费设计师,这个点子就是他灵光闪现的结果。我是一个平面设计师和网页设计师,一直以来就极其迷恋建筑的冲突性,我一下子就被乔帕的设计吸引住了。
B:除了从主管单位获得建筑许可颇为困难以外,在建造过程中,你们还碰到过哪些困难?
S:因为我们新建的房间采用玻璃做墙面,这就自然引发了一个难题。用玻璃制作房子,边边角角上的角度非常难掌握。乔帕的设计给操作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玻璃墙的设计恰恰是房子的独特之处,乔帕认定玻璃墙绝不可以改变。因此,玻璃在安装过程中屡次被打破也就成了显而易见的事实了。为了达到原初的设计效果,建筑师不知预订了多少块玻璃,以备不时之需。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要保证从旧屋顶到新屋顶的转变是自然的。我们用了一块方形的大木头放置在那里,保证这种转变流畅地进行。但这一点恰恰成了建筑师最大的遗憾,因为那个方木头是他的整个设计方案中唯一没有的东西,也不是他的所爱。
K:实际上,获取改建许可是整个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在改建过程中,出于省钱的需要,很多工作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在拆掉原有的厨房即现在的玻璃房所在位置后,关于改建过程又有了一些新发现。我们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了问题,也对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作了重新思考。这对任何一桩建造工程来说均属正常。一切都要适应现场情况,随机应变。
B:客厅那堵裸露的砖墙是谁粉刷的?花了多少钱?
S:是里昂、梅莉莎和梅莉莎母亲一起刷的漆。我们成天粉刷,所幸天气良好。
B:您是否亲自帮女儿做了一张床,据说这张床是几个世纪前古荷兰人使用的样式?这张床跟当代的婴儿床有何区别?
S:我们确实帮女儿做了张小床,这种床在荷兰语里叫“bedstee”。古时候的人比当代人的个头小很多,所以人们都会挨个睡在壁龛里。当时没有供暖设施,床边有两扇门,人们睡觉时把这两扇门关起来取暖。
我从网上获得这个灵感。我丈夫里昂和他父亲动手组装了这张床。这张床跟我们房屋的格调非常契合。
B:除了在小屋外面加盖玻璃屋,您对这幢老宅还做了哪些改造?
S:改造小屋必须得到官方的许可,所以我们的修缮意愿并不那么容易得以实现。但我们拥有对小屋厨房的绝对所有权,所以我们就把厨房从里到外全部进行了翻新。
首先我们翻新了厨房的地板;其次,我们敲掉了从厨房到卧室的走廊。之前客厅和花园之间只有一扇窗户,我们把它改成了两扇门,这样空间就更开阔了。至于花园,我们找了一家土方公司帮忙拆卸。然后建筑承包商把它改成了当代风格。
客厅全部翻新,墙面和壁炉都全部重新粉刷,所有木质地板都打磨过,刷上了新漆。
家里的家具也全部翻新,现在包括厨房用品在内的所有家具都是新的。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幸运的是一个朋友帮我们的起居室装了壁炉,这样我们就省了一笔开支。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半年时间,那几个月我们都住在一个都没有厨房的小空间里,房间里没有自来水,我们就从卫生间的水槽里抽水,才解决了用水问题。
如你们在图片中看到的,花园还没有完工。这是下一个工程。
B:老房子旁边就是教堂,离教堂那么近是否意味着生活跟别人有一些不一样?有没有不便之处?
S:大教堂是我们这个小村庄的中心。由于近期游客减少,教堂已经一分为二使用,一半仍作为天主教堂,另一半则另作他用。
唯一给生活带来不便的恐怕就是教堂的钟声吧。每到整点都会敲钟,每到半点也会敲一下。如果你没有习惯钟声,可能每一声你都能听见,好在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反而不会觉得有什么干扰。
我们夫妻俩都是天主教徒,但却不是行动派,因为我们从来不去教堂,但我们每年都会给教堂的维护和修缮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我们可以透过窗户眺望教堂,这是多美的风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顺带看看几点钟了,也可以通过教堂顶端的风向标看风向,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奢侈的。
B:家里的家具都是从哪儿买来的?
S:所有家具都是一件一件讨价还价淘来的,这也导致了我们家成了各种不同材料、不同款式家具的大集合。
比如,厨房用品是从KitchensScheffer买来的;餐厅的椅子是从一个打折的大卖场里买的;用来就餐的大木桌是从跳蚤市场买的;白色的木条凳是梅莉莎从一个二手商店买来的;客厅的沙发我们已经用了12年,所以又买了个新的。
沙发上方那幅巨大的画别有一番意义,时刻让我想起我们婚礼。我们结婚当天,这还是一张巨大的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礼堂的入口处,让嘉宾们都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和对我们的祝福,画作就此诞生。
我喜欢逛小店,而且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沙发旁边的地灯是我从小杂货店淘来的;壁炉上的镜子同样也来自二手商店;那把旧式维多利亚风格的椅子也是从一家精致的土耳其二手商店买的。
B:茅草屋顶是你们自己盖的吗?
S:不是,找了个专门的公司做的,我们自己做不了。
B:一家人都参与了房屋重建,能告诉我们你们每个人的分工吗?
S:这次改建是跟家人、朋友一起完成的。我们俩的母亲都参与了墙面的粉刷工作;里昂的父亲帮忙拆卸、装了新的自来水管和排水系统、修建楼梯和篱笆。里昂的弟弟和妹夫们帮忙拆卸、清空、搬运重物,并把树篱笆扎在路边;我的父亲拆卸走廊上的瓦片,粉刷墙面,把花园里的植物移植到其他地方,还帮忙清扫房屋周围,扎树篱笆;里昂的姐妹们和弟妹们帮忙搬家具、打扫卫生,外加粉刷;我们的朋友沃纳则帮忙搞定电力系统,他父亲在帮助粉刷、盖瓦;我的妹夫曾经是个木工,所以他忙着安装了新的窗户和门。这次工程的确是家人和朋友的大聚会。